今天是: 登錄 | 注冊
您的位置:首頁 > 機構服務 > 山桐子 > 專題策劃 >

劉漢蓁:油葡萄(山桐子)產業執牛耳者

發布時間:2020-02-10 17:30:27  來源:中國林業產業雜志

劉漢蓁:油葡萄(山桐子)產業執牛耳者


      2019年5月27日下午,由全國政協資環委等十部委聯合舉辦的“關注森林活動20周年總結表彰大會”在全國政協禮堂隆重舉行。中國林業產業聯合會山桐子產業發展分會理事長、湖北旭舟林農科技公司董事長劉漢蓁,被評為突出貢獻個人獎,是受表彰群體中唯一的企業家代表。表彰大會甫一結束,他便赴國家林草局與相關領導商談創建油葡萄(山桐子)科技工程中心事宜;之后,又連夜返回湖北,指揮十堰種植基地建設攻堅。筆者隨劉漢蓁赴鄂實地采訪,由此目睹了中國油葡萄(山桐子)產業的壯麗景象——

      劉漢蓁,中國林業產業聯合會山桐子產業發展分會理事長,湖北旭舟林農科技公司董事長。1997年從部隊退伍安置進入武漢市保利集團華中分公司,曾在路橋建筑工程管理中做出不少品牌工程。投身創業后,在黃石市經營物流公司、進軍礦業開采,創造出驕人業績。后回到家鄉利川市,從林場管理、苗木經營中看準木本油料油葡萄(山桐子)產業的發展前景,2013 年成立湖北旭舟林農科技公司專注產業發展,獲得國家和湖北省林業部門及扶貧部門的全力支持,使油葡萄(山桐子)產業成為全國精準扶貧、精準脫貧的重點產業。2019年5月27日,被全國政協資環委等十部委表彰為“關注森林”突出貢獻先進個人,是此次受表彰群體中唯一的企業家代表。

劉漢蓁:油葡萄(山桐子)產業執牛耳者


      青山如黛,碧水潺潺。

      我們行走在武陵山區腹地的恩施利川大地上,連綿不斷的青山腳下,呈現出一片片、一灣灣掛滿酷似“紅色葡萄”的山桐子樹;清澄明凈的水域旁,不時見到一塊塊、一垅垅長勢旺盛的種苗基地;漫步沙溪、塘坊,鋒銳型企業家劉漢蓁領航湖北旭舟林農科技公司,連片種植以木本油料油葡萄(山桐子)為主體的經濟林木,把鄉村裝扮得如詩如畫。他們創新打造的生態經濟產業,正牽引著山區農民在精準扶貧的道路上穩步攻堅。

      武陵山區跨越鄂渝湘黔4 省市11 個地市州的71 個縣市區,是內陸跨省面積最大、人口最多的少數民族聚居區,也是國家集中連片特困地區扶貧攻堅工程的主戰場。2013 年11 月3 日,習近平總書記來到武陵山區中心地帶視察,要求各級精準扶貧,實事求是發展生產。李克強總理先后兩次進入恩施調研,希望山里農民用活山地資源,改種經濟林,繼續向貧困宣戰,對陡坡地下決心實施退耕還林,使生態得保護,農民得實惠。

      脫貧攻堅不是各級政府的“大寫意”,而是山區龍頭企業主力繪就的“工筆畫”。軍旅出身的劉漢蓁,主動關停黃石礦石采掘和路橋建設企業,選準可以在全國山區大范圍、大面積種植的木本油料油葡萄(山桐子), 回到家鄉利川市農村,全情投入,以對老少邊窮山區貧困人民自我脫貧的深厚感情,以對應用范圍廣闊的油葡萄(山桐子)產業的發展熱情,以對快速推動木本油料的振興激情,在專家指導下集中精力,向先進水平下苦功夫,較真較勁, 一絲不茍,帶領利川、宣恩、建始3 市縣先行的數十萬農民“立志氣、賣力氣”,創立“農民+村集體+公司”的“613”分配模式(老百姓土地入股占60%,村委會協調管理10% ,公司投資種苗,肥料,技術占30%),咬定青山,齊心合力,多措并舉,公司5年累計投入4個多億,在全國種植60多萬畝,聯合老百姓4萬多戶,其中建檔立卡貧困戶1萬多戶。新疆,內蒙古,西藏,寧夏現已試種。

      產業帶動擺窮境。實施生態脫貧,必須打破生態惡化、生活貧困的惡性循環。產業發展是引擎,產業選擇是關鍵。湖北省在油葡萄(山桐子)產業發展中,根據山區農村貧困實際,優先引進,規模種植,采取市場化運作方式,迅速發展推廣。2017年“兩會”期間,全國人大代表、時任恩施州委書記李建明專門提交了重點推進油葡萄(山桐子)產業化發展的議案。中國林業產業聯合會會長賈治邦、湖北省扶貧協會會長蘇曉云、省林業局局長劉新池、國家林業局退耕辦等領導多次深入調研,認為這是當下農村經濟改革發展的一條可行道路。湖北省扶貧協會組織舉辦油葡萄(山桐子)產業文化論壇,在全省貧困山區全面推廣油葡萄(山桐子)產業,普及到了全國5個省份下轄的22個國家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經過幾年努力,油葡萄(山桐子)種植的經濟效益、扶貧效益及區域示范效益正逐步顯現。

      幫扶農民斬窮根。湖北省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五大理念,從油葡萄(山桐子)產業立項開始就把“生態、民生、扶貧、致富”作為基本工作思路,不斷破解貧困戶在產業發展中資金投入不足的“切膚之痛”;貧困戶生產技術嚴重缺乏的“瓶頸制約”;山多土瘠生態脆弱的“先天缺陷”等諸多難題。4年來,他們緊緊抓住基地建設,緊緊依靠貧困農民,立足當前、著眼長遠,系統謀劃、整體布局,聚焦問題、精準發力,用油葡萄(山桐子)產業幫助困難農民拔窮根、扎富根,最大限度地獲得實實在在的利益,帶領貧困人口早日脫貧致富。政府和企業充分尊重農民意愿,自愿以土地入股,成為專業合作社股東,入股農民不僅不需要出一分錢發展資金,還可以獲得勞動管理報酬,參與合作分紅。在“613”模式中6成的大頭收益分給農戶。也就是說,如果一個困難農戶以10畝地入股,年產油葡萄(山桐子)10萬斤,產生收入10萬元,該農戶便可穩穩賺取6萬元分紅。在利川市建基地的公司現已聯合農戶10386家,其中建檔立卡貧困戶3665戶。恩施州規劃20萬畝油葡萄(山桐子)基地建成后,可聯合農戶10萬余戶、300個行政村,年產值200億元,困難農戶將直接分紅120億元。

      引導村組除窮困。從當前情形看,山區的大多數村集體經濟都是“空殼村”,只能依靠地方財政補貼,集體經濟薄弱。推進鄉村振興,發展山林經濟,生態脫貧攻堅,村組作用不能缺少,力量不可削弱,村集體經濟“斷腰”,直接影響農業合作經濟體和農民的收入穩定,只有激活村集體資產,處理好村民、村集體及農民合作組織的利益,才可能最大限度挖掘農村內部潛力,共同抵御市場風險,實現三方共贏。油葡萄(山桐子)產業發展5年來,恩施、利川兩級政府堅持引導企業和村組推進解貧幫困的試驗探索,緊緊依靠各村黨支部組建專業合作社,并選用村民公認的有德能人擔任理事長,而非由村支書兼任;這樣一來,既不影響維系村里穩定的領導力量,又使理事長有足夠的精力按照公司方略,統一抓好合作社的生產管理。采用“村社(合作社)合一,相對獨立;企業帶社、社管村民;目標一致,齊心發力”的管理方式,突出村“兩委”領導地位,提高服務參建農民和合作社的能力水平,有效推動了產業在農村的健康發展。利川市第一批試點村都依托油葡萄(山桐子)采收果實創收壯大實力,告別了“空殼”經濟,村內的公共事業和民生服務能力大幅度提升,不斷增強了兩委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科技創新治窮病。實施生態扶貧,必須依靠科技創新,充分發揮科技和人才的支撐作用。著力解決貧困地區特色產業發展和生態建設中的關鍵技術問題,加快先進適用技術在貧困地區的推廣應用;推進貧困地區基層農技推廣體系建設,加強新型職業農民培訓;加大激勵力度,鼓勵各類人才扎根貧困地區建功立業。湖北省高度重視油葡萄(山桐子)產業的科技創新和產品研發工作,建立了全國第一家油葡萄(山桐子)木本油料研究所,組建跨區域研發中心,在完成全省油葡萄(山桐子)資源調查的基礎上,參與上海糧食科研所油葡萄(山桐子)食用油國家標準制定工作已出成果,對油葡萄(山桐子)油脂提取工藝進行了實驗室研究和中度研究,實驗精煉的油葡萄(山桐子)油品已經報送國家食用油檢測機構,經鑒評后,即將進行規模化生產并投入市場。200畝油葡萄(山桐子)精深加工產業園已經建成。

      中國林業產業聯合會油葡萄(山桐子)產業發展分會的作用正在顯現,組織國內科研前沿專家,開展亞油酸膠囊研制、維生素E提取分離實驗、化妝品研制、工業用油研制、油渣發酵飼料研究等原始創新創造工作,力爭早日建成“空中油庫”,為維護國家糧油安全、提升人民健康水平、建設生態文明和美麗中國做出貢獻。 


作者:艾佳 王利 艾前進責任編輯:黃煥儀
我要評論
登錄 | 注冊 需要登陸才可發布評論
直播共享平臺 家居百強 天格-中國高端實木地板 圖森 生活家地板 美格機械
  • 關于我們
  • 招聘英才
  • 服務項目
  • 聯系我們
  • 法律聲明
  • 網站地圖
  • 品牌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