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登錄 | 注冊
您的位置:首頁 > 新聞融媒 > 時評觀點 >

為地球增添更多“中國綠”

——四部門解讀《新時代的中國綠色發展》白皮書
發布時間:2023-02-05 08:42:38  來源:光明網

  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國堅持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堅定不移走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之路,促進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建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創造了舉世矚目的生態奇跡和綠色發展奇跡,美麗中國建設邁出重大步伐。


  1月19日,國務院新聞辦發布《新時代的中國綠色發展》白皮書。白皮書指出,中國的綠色發展,為地球增添了更多“中國綠”,擴大了全球綠色版圖,既造福了中國,也造福了世界。在當天舉行的國新辦新聞發布會上,國家發展改革委、工業和信息化部、自然資源部、生態環境部四部門有關負責人圍繞白皮書進行了解讀。


  經濟“含綠量”顯著提升


  國家發展改革委副主任趙辰昕介紹,白皮書闡釋了新時代中國綠色發展的核心理念,即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著眼中華民族永續發展,堅持系統觀念統籌推進,共謀全球可持續發展。


  “白皮書系統總結了新時代中國綠色發展的實踐和成效?!壁w辰昕說,十年來,中國累計完成造林9.6億畝,防沙治沙2.78億畝,種草改良6億畝,新增和修復濕地1200多萬畝,森林、草原、濕地、河流、湖泊面積都在持續增加,土地荒漠化趨勢得到有效扭轉,環境質量顯著改善。


  趙辰昕說,我國經濟發展的“含金量”和“含綠量”顯著提升。戰略性新興產業成為經濟發展的重要引擎,綠色產業蓬勃發展。工業、農業、服務業綠色化水平全面提升,能源結構持續優化,交通運輸更加綠色低碳,資源利用效率大幅提高。我國積極倡導綠色生活方式,推動全民提升節約意識、環保意識、生態意識,自覺踐行綠色低碳生活方式。同時,體制機制進一步完善,為綠色發展提供了堅強有力的保障。


  趙辰昕表示,地球是全人類賴以生存的唯一家園,建設美麗家園是人類的共同夢想。中國以積極的建設性姿態參與全球氣候談判進程,為《巴黎協定》達成和落實作出了歷史性貢獻;積極開展應對氣候變化南南合作,推進共建綠色“一帶一路”,廣泛務實開展綠色國際合作,共同推動全球可持續發展。


  “中國將堅定不移地走綠色發展道路,建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與世界各國團結合作,共同建設更加清潔、美麗的世界。”趙辰昕說。


  綠色生產方式廣泛推行


  白皮書指出,中國加快構建綠色低碳循環發展的經濟體系,大力推行綠色生產方式,推動能源革命和資源節約集約利用,系統推進清潔生產,統籌減污降碳協同增效,實現經濟社會發展和生態環境保護的協調統一。


  工業和信息化部副部長辛國斌介紹,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產業結構調整取得了明顯成效,傳統制造業加快調整優化,先進制造業不斷發展壯大。各有關方面大力推進工業節能降耗,積極開展資源綜合利用。我國推進綠色低碳產業鏈強鏈補鏈和產業基礎再造,積極開展關鍵技術攻關,綠色供給能力顯著增強。


  “數字化、綠色化融合水平不斷提高?!毙羾笳f,我國數字技術與制造業快速融合發展,重點領域關鍵工序數控化率由2012年的24.6%提升到2021年的55.3%。我國持續優化新型基礎設施能效,目前5G基站的單站能耗比商用初期降低了20%以上,培育了153個國家綠色數據中心。


  辛國斌表示,我國將站在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高度來謀劃發展,大力推動實施工業領域碳達峰行動,構建綠色低碳技術體系、綠色制造支撐體系,推進工業向產業結構高端化、能源消費低碳化、資源利用循環化、生產過程清潔化、制造流程數字化、產品供給綠色化方向轉型發展。


  美麗中國畫卷生動展現


  生態興則文明興,生態衰則文明衰。


  生態環境部副部長趙英民介紹,建設生態文明、加強生態環境保護,不僅可以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對優美生態環境的需要,而且可以推動實現高質量發展、綠色低碳發展。過去這十年,中國生態環境保護的措施之實、力度之大、成效之顯著前所未有。


  “我們堅持精準治污、科學治污、依法治污,深入推進藍天、碧水、凈土保衛戰,持續改善生態環境質量,全國地級及以上城市的細顆粒物,也就是PM2.5,年均濃度從2015年的46微克/立方米降到了去年全年29微克/立方米,中國成為全球空氣質量改善最快的國家?!壁w英民說,我國加大生態系統保護修復力度,生物多樣性保護取得扎實成效,人民群眾生態環境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顯著增強。


  趙英民表示,我國積極開展美麗中國建設實踐,建設首批18個美麗河湖、8個美麗海灣,在113個地級及以上城市和8個特殊地區開展“無廢城市”建設。目前,全國已經建設468個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區、187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實踐創新基地,美麗中國的多彩畫卷生動展現。


  “我們將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錨定美麗中國建設目標,統籌產業結構調整、污染治理、生態保護、應對氣候變化,協同推進降碳、減污、擴綠、增長,以高水平保護推動高質量發展、創造高品質生活,努力推動建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中國式現代化。”趙英民說。


  人與自然關系更加和諧


  國土是綠色發展的空間載體。


  自然資源部副部長劉國洪表示,自然資源部著力推進“多規合一”國土空間規劃體系建設,通過科學編制和嚴格實施“五級三類”國土空間規劃,促進形成綠色空間格局。


  ——統籌發展與安全,在守住資源安全底線的前提下支撐高質量發展。立足糧食安全,優先劃定耕地和永久基本農田保護紅線;立足守住自然生態安全邊界,劃定生態保護紅線;立足遏制城鎮無序蔓延,控制城鎮開發邊界。


  ——統籌保護與開發,優化國土空間發展格局。優化農產品主產區、重點生態功能區、城市化地區戰略布局,統籌水利、交通、能源等基礎設施空間布局,構建多中心、網絡化、開放式、集約型的國土空間開發新格局。鼓勵城鄉盤活利用存量建設用地,推動城市內涵集約發展,促進宜居宜業和美鄉村建設。


  ——統籌保護與修復,推進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和系統治理。統籌布局建設以國家公園為主體的自然保護地體系,統籌部署全國陸地、河湖、海洋等重要生態系統保護和修復,科學開展大規模國土綠化行動,讓天更藍、山更綠、水更清、環境更優美,人與自然關系更加和諧。


  “我們將不斷完善國土空間規劃體系,嚴格落實國土空間用途管制制度,更好地促進高質量發展,實現高水平安全?!眲檎f。


234.jpg


責任編輯:蔡晨霞
我要評論
登錄 | 注冊 需要登陸才可發布評論
直播共享平臺 家居百強 天格-中國高端實木地板 圖森 生活家地板 美格機械
  • 關于我們
  • 招聘英才
  • 服務項目
  • 聯系我們
  • 法律聲明
  • 網站地圖
  • 品牌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