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大興安嶺林業集團公司阿木爾林業局以“生態優先、兩業并舉”為路徑,統籌推進林下經濟與旅游產業協同發展,在這片55萬公頃的廣袤土地上,不僅守護著北疆生態安全屏障,更生動實踐詮釋著“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展理念,在萬頃林海間勾勒出綠色發展新畫卷。
林下經濟:深挖綠土“富礦”
阿木爾林業局森林資源豐富,藍莓、紅豆、松子、黃芪、赤芍等林產品年產量近3000噸。面對這座“綠色寶庫”,阿木爾林業局積極探索生態資源高效利用路徑,通過建基地、搞研發、深加工、拓市場,全力釋放資源價值。
在林下剩余物利用方面,阿木爾林業局遵循“應采盡采、應運盡運”原則,引入先進設備,將林下剩余物“變廢為寶”。制成燃煤混燒原料,既降低能源成本又減少浪費;轉化為食用菌培養基,為食用菌產業提供優質原料;深加工成木質顆粒,拓展產品應用領域。這一系列舉措不僅延伸了產業鏈條,還顯著降低了森林火災隱患,實現生態與經濟雙贏。
為提升產品附加值,林業局嚴把品質關,創新營銷模式。12款林產品成功獲得“黑土優品”認證及“九珍十八品”品牌授權。“北極冰藍莓酒莊”成為亮眼名片,藍莓冰酒、干紅和野生藍莓蒸餾酒等多次在法國國際葡萄酒大獎賽中斬獲大獎,連續六年亮相“進博會”,讓“生態優品”走出國門。新研發的白樺冰酒在2024中國果酒挑戰大獎賽中榮獲金獎,還入選龍江“十大伴手禮”。
此外,阿木爾林業局還深入挖掘新的優勢資源。依托樺樹資源,組織職工采集樺樹汁1338噸,帶動職工實現增收227萬元,開辟了林下經濟新賽道。
旅游產業:打造嶺上“勝景”
阿木爾林業局以“大北極旅游區”規劃為引領,整合全局27個旅游景點,全力打造特色旅游品牌。北極島、薩布素景區、北極冰藍莓酒莊憑借獨特的自然風光與豐富的旅游資源入選國家林業和草原局、文化和旅游部聯合推出的14條特色生態旅游線路中大興安嶺“神州·北極”遇見53°核心景點之一。
2024年,龍河驛站獲評“國家3C級自駕車旅居車營地”和“黑龍江省三星級旅游民宿”,吸引大量游客慕名而來。同時,央視、東方衛視等主流媒體也紛紛聚焦于此,《“青”愛的城》《主播說聯播》《極限挑戰》《1+1旅行記》等熱門節目先后在北極島景區、龍河驛站等地取景拍攝,極大提升了阿木爾的知名度與美譽度。
阿木爾林業局還依托“中國野生藍莓之鄉”品牌,在藍莓園建設10棟民宿,將其打造成集采摘、觀光、休閑于一體的旅游體驗地,并推出荒野自駕、冬捕、包餃子、烤全羊、江水燉江魚、篝火晚會等豐富文旅項目,讓游客沉浸式感受“詩與遠方”的獨特魅力。2024年,全局接待游客7.61萬人次,實現綜合收入321萬元,旅游產業蓬勃發展。
“兩業融合”:拓寬發展路徑
阿木爾林業局通過“兩業并舉”戰略,實現了生態與經濟的良性互動。林下經濟為旅游產業提供特色產品與體驗項目,旅游產業則為林下經濟拓寬銷售渠道、提升品牌影響力,二者相互促進、協同發展。
為深化林下經濟與旅游產業融合發展,林業局重點推進北藥產業,種植面積已達9100畝。在北極島、芍藥山和香獐嶺等林下經濟示范地打造4500畝赤芍、金蓮花海,成為熱門旅游打卡地。同時,積極探索林下資源確權經營,在部分資源富集區開展試點,完成林水、林果、林藥、林菌、森林景觀等8處26000余畝試點經營區建設,確權集體8個,86名職工人均增收1.7萬元,初步形成“以旅帶產、以產促旅”的融合發展模式。
此外,阿木爾林業局還積極探索網紅經濟,發展“線上展風景、線下賣產品”模式,網紅數量從最初10余人發展到610人。2024年野生菌菇豐產季,網紅通過線上銷售鮮品野生菌菇5萬余斤。全年網紅線上線下總銷售額達2610萬元,進一步拓寬職工增收渠道。
從林下經濟的“綠意盎然”到旅游產業的“百花齊放”,阿木爾林業局以“兩業并舉”為筆,在森林寶庫中書寫著“生態美、產業興、百姓富”的新篇章。
下一篇:安徽天長:林下經濟增收前景看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