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登錄 | 注冊
您的位置:首頁 > 林草產業 > 林下經濟 >

安徽含山:林下開出“黃金花”

發布時間:2025-06-27 09:16:38  來源:林草價值網鏈

47691b095e3eb2d197c895f090f4145.jpg

近日,在安徽省馬鞍山市含山縣環峰鎮梅山村一處山坡上,20多名當地村民正栽植野菊花苗。放眼望去,100多畝的國儲林地上,一株株幼苗孕育著勃勃生機。

“我們平時只用澆澆水、施施肥,一天能有120元的收入。”村民晏維芝感嘆,沒想到家門口荒了這么多年的山現在也有了用處。

為深化集體林權制度改革,2023年,含山縣啟動國家儲備林項目,成立了含山最大的林投企業。“我們當年就流轉了環峰鎮梅山村約1551畝集體林地,除了栽種麻櫟、薄殼山核桃等樹種,去年還在林下試點套種了藥用野菊花,不僅有效抑制了林間雜草生長,也為林農開辟了新的增收渠道。”林投企業總經理張正海介紹。

“我們采用春季栽種、四年采收的循環發展模式,每年10月集中采收野菊花并將其作為藥材原料銷售。”張正海說,目前,公司已與中藥材企業簽下這片百畝林下野菊花的合作訂單,穩定產量后,預計畝均收益能在2000多元。

據了解,該林投企業還與省農科院桑蠶絲研究所達成了關于林下食用菌種植的協議,未來將進一步豐富林下經濟業態,推動產業鏈延伸升級,預計每年可增加當地村民勞務收入5萬元,為村集體增收6萬元。

自啟動國家儲備林項目以來,含山縣在環峰鎮、林頭鎮、銅閘鎮等多鎮以及太湖山林場、蒼山林場、長山茶林場等核心林區分別規劃國儲林建設,規劃總面積15.2萬畝。“去年,我們積極發揮林投企業主體作用,完成了1萬多畝的集體林地流轉,為國儲林項目建設備足了林地資源,今年目標是實現流轉收儲及發證3萬畝,進一步壯大儲備林總量。”含山縣林業發展中心相關負責人表示。

對于已經流轉收儲的林地資源,含山縣依據區域條件和生態需求,精心挑選麻櫟、櫸樹等適生樹種種植培育,對中幼林、低產林及馬尾松林開展修復、改造,優化林分結構,不斷提升森林質量,推動荒山披綠。截至目前,已完成營造林建設1551畝,包括集約人工造林131畝、現有林改培1010畝、中幼林撫育410畝。

今年4月,“林票+碳票”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改革被列入馬鞍山市2025年深化改革重點選題。接下來,還將探索“林投+國儲林+林票+碳票+碳普惠”模式推進集體林權制度改革,努力走出一條政府主導、林場為主、集體參與、企業運作、社會共享的生態產品價值實現路徑,推動生態資源向經濟資產高效轉化,讓山更綠、林更美、百姓更富。


責任編輯:胡萌萌
我要評論
登錄 | 注冊 需要登陸才可發布評論
直播共享平臺 家居百強 天格-中國高端實木地板 圖森 生活家地板 美格機械
  • 關于我們
  • 招聘英才
  • 服務項目
  • 聯系我們
  • 法律聲明
  • 網站地圖
  • 品牌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