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登錄 | 注冊
您的位置:首頁 > 林草產業 > 林下經濟 >

福建省永安市發展林下經濟促鄉村振興

發布時間:2024-12-20 20:19:35  來源:林草價值網鏈

深秋時節,行走在燕城大地,連綿起伏的群山交織成蒼翠的綠。綠蔭下,靈芝、多花黃精等林下種植的中藥材,為群山增添了新的生機活力。

綠水青山是無價之寶。近年來,福建省永安市加快推動林下經濟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不斷拓寬“兩山”轉換路徑,為推動鄉村全面振興作出了有益探索。

金線蓮實現產業化突破

綠色,是永安的亮麗底色。作為我國南方48個重點林區縣(市)之一,永安市林地面積378.16萬畝,森林覆蓋率80.44%,林下經濟發展潛力巨大。

如何把資源優勢轉化為發展優勢?

“我們按照‘培育大資源、建設大生態、發展大產業’思路,扎實做好林下經濟這篇大文章,努力走出一條把生態資源優勢轉化為經濟可持續發展的新路子。”永安市林業局黨組書記、局長梅金貴說。

25092404mzkb.jpg

永安林農在林下種植金線蓮 黃海攝

走進永安金線蓮交易中心,金線蓮茶、金線蓮調味茶、金線蓮飲品等各類新上市產品,讓人目不暇接。

“從賣一株草到推出各種金線蓮新產品,我們走過了很長、很艱辛的一段路。”捧著手里的金線蓮飲品,永安市金線蓮協會會長、永安市黃泥家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沈紹榕感慨頗多。

2010年2月8日,永安市獲評“中國金線蓮之鄉”,當時為國內唯一,現在也為全省僅有的4家之一。2011年12月,國家質檢總局批準對“永安金線蓮”實施地理標志產品保護。

“如果不能獲得市場準入,金線蓮就只能賣鮮品或干品,嚴重制約產業發展壯大。”梅金貴說,永安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金線蓮產業化發展,全力打通金線蓮產業鏈“最后一公里”。

目標明確,選準路徑,全力攻堅克難。長期以來,福建省將金線蓮按照中藥材來管理,與公眾長期以來將金線蓮作為滋補食品的習慣不相符,嚴重制約了金線蓮產業化進程。

轉機出現在2017年。得知國家衛健委對“金線蓮”新食品原料申請已終止審查,按地方特色食品管理,在沒有先例的情況下,永安市積極向省里申請主持制定相關標準。2018年,福建省衛健委批準立項,由永安市牽頭制定福建金線蓮食品安全地方標準。2022年7月,由永安市主導起草的《福建省食品安全地方標準金線蓮》頒布實施。

“這個地方標準,解決了金線蓮產業化的準入障礙,被業內稱為里程碑事件。”梅金貴說,歷時7年、經歷5個階段,金線蓮產業化發展取得重大突破。

科技賦能林下經濟

加快林下經濟產業化步子,倒逼產品源頭需求,如何強化科技支撐,做大規模、保證質量?

“我們加強與相關高校、科研院所合作,加大林下經濟種苗培育、產品深加工等方面的科研攻關,把林下經濟良種化作為基礎性工作及產業升級的技術儲備。”梅金貴說。

為進一步提升種苗質量,永安市與福建農林大學、三明市農科院簽訂了產學研合作協議,依托院校優勢學科領域開展金線蓮深加工、種苗優選合作研究,解決永安市金線蓮產業化過程中的關鍵技術與共性技術問題。同時,組織專家深入山場實地開展技術交流,著力破解金線蓮優質種苗培育難題。

走進福建省永安林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種苗中心實驗室,金線蓮種苗在一個個白色玻璃瓶里生長。“我們通過篩選、雜交后,目前正在培育的有5個優良品種,已擴繁近2000瓶。”種苗中心吳煒拿起一個個玻璃瓶,通過葉片形狀、葉脈紋理等區別,介紹新培育的金線蓮品種。

人工選育,大大提升了金線蓮種苗資源。目前,永安市與6家省內高校、科研院所簽訂合作協議,除永安林業公司種苗中心外,還有黃泥家、華芝韻等大型金線蓮組培生產企業,年產金線蓮組培苗近億株。

2021年12月,永安市與福建省農科院合作共建金線蓮科技創新平臺——永安金線蓮產業研究院,集成金線蓮種植關鍵技術,研發金線蓮深加工產品,推動金線蓮產業提質增效。目前,永安金線蓮產業研究院已開展“金線蓮林下仿野生栽培關鍵技術研究與應用”“金線蓮病害綜合防控技術研究與應用”兩個項目,并取得階段性成果。

從培育到收獲,一株高品質金線蓮來之不易,而發展茯苓、靈芝等林下經濟同樣需要技術支撐。

連日來,為趕在農歷八月十五前完成今年最后一批茯苓接種,洪田鎮種植大戶游生德異常忙碌。“在松材線蟲病改造山場松樹樁上接種茯苓菌60天后開始生產茯苓,不但加速了松樹樁的腐爛速度,消除松材線蟲滋生環境,還可減緩松材線蟲病的傳播,又增加收入,改善生態環境。”游生德說,他們承包了8000多畝林地種植茯苓,分片區就近雇用當地村民種植、管理,統一進行技術培訓。目前,單個最重的茯苓有60多公斤,一個松樹樁最多可以長出30多個“土疙瘩”。

科技賦能,林下經濟持續發展壯大。去年,永安市林下經濟利用面積68.28萬畝,金線蓮、茯苓、靈芝等種植面積不斷擴大,實現產值30多億元。

三產融合促發展

科技加持,林下經濟讓廣袤的森林充滿生機,更孕育著無限的希望,如何進一步拓寬“兩山”轉化路徑?

“我們堅持抓二產促一產帶三產工作思路,加快林下經濟產品研發,打造特色品牌,推動林下經濟一二三產融合發展,不斷提升林業產業附加值。”梅金貴說。

走進福建御善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生產車間,工人們將金線蓮調味茶各種原料放置在機器上,設好參數,開動機器,一只只茶杯就生產出來了。

表面看,這些茶杯就像是一次性紙杯,其實杯底內藏有金線蓮茶。打開外包裝,沖入開水,一杯金線蓮調味茶香氣四溢。作為“世界隱茶杯行業發展聯盟”發起單位之一,御善源公司以金線蓮為主要原料,開發出多種具有營養保健功效的金線蓮茶制品。

一株草,成就一個特色產業。永安市黃泥家有限責任公司銷售團隊經過市場調研,已生產銷售金線蓮口服液150萬支,金線蓮膠囊、金線蓮微粉、金線蓮濃縮液等特色產品獲得越來越多消費者青睞。

金線蓮產品走俏,靈芝、茯苓等深加工產品齊頭并進。

福建明臺農業科技有限公司在完成靈芝加工車間改造后,申領了食品加工許可證,加快推出靈芝金線蓮茶、靈芝咖啡、靈芝多糖肽等新產品。

“去年茯苓產值有100多萬元,村民工資就付了二三十萬元。”游生德說,發展林下經濟有潛力、有效益。

興二產,促一產。

在青水畬族鄉柯山村靈芝種植基地,靈芝肥厚飽滿,長勢喜人。“我們采取‘公司+村委會+合作社’模式,一期種植靈芝300畝,采取定價回收方式,帶動村民和村集體雙增收。”福建明臺農業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邱如永說。

中林(三明)林業發展有限公司立足當地生態優勢,采取“央企+合作社+地方藥企”合作模式,根據季節變化精心選擇林下套種金線蓮、仿野生靈芝、多花黃精等品種,集種植、管護、采收、銷售于一體,加快發展林下經濟,助力產業化經營。

永安市選擇遠離城市、生態良好的地方,建立了5個省級金線蓮示范基地,著力打造金線蓮特色產業帶,示范帶動更多農戶種植金線蓮。

一產做大,二產做精,三產如何做活?

品牌就是競爭力。2015年11月,“移山蓮”牌永安金線蓮入選三明市“首批農特產品十大龍頭品牌”。2016年,永安金線蓮獲評閩產藥食兩用“福九味”品種之一。2018年5月,永安金線蓮注冊“永安金線蓮”地理標志證明商標,并在第十六屆林博會入選三明道地藥材“明八味”。品牌,加快了金線蓮產業化進程。

文旅康養產業,也為永安林下經濟發展帶來新機遇。

2016年,“三明永安移山金線蓮”項目被省旅游局評為“觀光工廠”,游客可以沉浸式體驗“仙草”。“我們在全國12個省(區、市)有銷售點,通過在種植基地建設金線蓮棧道、金線蓮亭等設施,分批組織客戶來觀光旅游。”沈紹榕說,上個月,公司組織了長樂、福清100多名客戶來基地觀光。

三產融合,從單一林下種植,到多元產業富民,越來越多農民投身于林下經濟的發展浪潮,永安市在綠色大地上,描繪出一幅又一幅豐收畫卷。


作者:傅凱峰 魏興谷 林敏水責任編輯:林林
我要評論
登錄 | 注冊 需要登陸才可發布評論
直播共享平臺 家居百強 天格-中國高端實木地板 圖森 生活家地板 美格機械
  • 關于我們
  • 招聘英才
  • 服務項目
  • 聯系我們
  • 法律聲明
  • 網站地圖
  • 品牌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