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登錄 | 注冊
您的位置:首頁 > 林草產業 > 林下經濟 >

湖北竹溪:多舉措拓展林下經濟發展新路徑

發布時間:2024-11-14 19:12:37  來源:湖北省林業局

近年來,湖北省竹溪縣錨定建設全省山區“鄉村振興先行區、綠色發展示范縣”的目標定位,積極探尋“兩山”轉化的“最優解”,力促“美麗顏值”轉化為“美麗產值”。通過打好林下經濟組合拳,借綠生金、向林發力,探索出一條契合竹溪縣情的林下經濟發展新路徑。截至2023年底,全縣林下經濟利用林地總面積達57.2萬畝,林業總產值達42億元,帶動農戶7.4萬戶。

聚焦四動四力增實效

政策驅動聚合力。近年來,竹溪縣緊緊圍繞“以林為主、多業并舉”的林下經濟發展路徑,鼓勵廣大林農、涉林專業合作社、公司、企業,合理利用森林資源,科學發展以林下種植、林下養殖、相關產品采集加工和森林景觀利用等為主的林下經濟,持續增強農民增收能力、優化農村產業結構,鞏固集體林權制度改革和生態建設成果,激發社會資本積極投入林下經濟的熱情,拓展了林下經濟發展新動能。先后出臺《竹溪縣關于林業產業生態建設助推精準脫貧實施方案》《竹溪縣規模示范扶貧產業獎扶辦法》《竹溪縣農業產業發展獎補實施方案》等系列文件,明確發展思路、目標和重點方向,為林下經濟發展注入新動力。

場村聯動增動力。一是市場主體添動力,2022年,岱王溝林場引進社會企業,采取“公司+基地+農戶”的機制,投資1500萬元發展林菌、林藥500余畝,當年帶動林農150戶、256人脫貧增收,人均增收4500元以上。二是黨建引領增活力。林場把黨組織建立在產業發展項目上、產業鏈上、合作社上,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的戰斗堡壘作用和黨員干部的先鋒模范作用,8個國有林場構建"8178林下菌藥現場指揮體系",即8個黨總支部、17個村黨支部、8個項目建設指揮棒,統一步調、統一口徑,及時分析研判。三是產業園聚合力。雙竹林場獅子埡村利用國家級楠木種質資源庫優勢建設林下經濟產業園。預計今年年底,林下經濟產業收入可實現450萬元以上,該村村民人均增收可達1萬元以上。

龍頭帶動給民力。一是堅持保護發展,構建多元經營模式。以豐溪鎮為代表的中藥材基地,在林下底層種植黃連、獨活、重樓等藥材,中層養蜂,上層栽植厚樸、黃樸等藥材樹種,全縣發展林下中藥材5萬畝,養蜂10萬箱,厚(黃)樸6萬畝,形成了上中下“短中長”立體經營格局。二是堅持抱團發展,構建共享經營模式。相關企業建成鄂西北中藥材繁育中心,與17個村1000多戶農戶簽訂藥材種植合同,統一品種、統一種植、統一管理、統一收購,帶動種植中藥材達5萬畝,品種100余種,戶均年增收2萬元。三是堅持融合發展,構建藥企合作模式。某企業與華中農業大學、武漢理工大學、湖北中醫藥大學等高等院校和科研單位密切合作共建,采取“藥企+合作社+藥農”模式,深度融合一二三產業鏈,累計在蔣家堰、豐溪、泉溪、桃源等地發展連片中藥材種植示范區8000多畝,帶動藥農1000余戶,增收1.2萬元以上,年加工流通中藥材8000噸,產值1.2億元,繳納稅收800多萬元。

全域推動壯實力。一是構建“藥旅+”復合產業帶。以桃源、豐溪、向壩、兵營、新洲、泉溪、十八里長峽等地區為主的“森旅、藥旅、文旅”產業鏈。二是構建“茶旅+”融合產業帶。以縣河、水坪、中峰、蔣家堰、匯灣、鄂坪等鄉鎮為主的林茶、林畜、林藥、林果等產業與楚長城、夯土小鎮等景區深度融合的產業帶;三是構建“文旅+”融匯產業帶。縣城以竹溪山二黃文化為核心,以竹溪餐飲美食為主營業態,以一軸、五大亮點打造原創沉浸式戲曲主題的3A武陵不夜城街區。建設以林產品深加工、產品研發、存儲運輸、電商營銷為主的“一鄉一主”產業,助推“溪貨”出山。

做好四個融合促產業

近年來,竹溪縣持續深化集體林權制度改革,鼓勵各地在“三權分置”和完善產權權能方面積極探索,發展林下經濟等綠色富民產業,圍繞四個融合,突出四個定位,為推動中國式現代化竹溪實踐貢獻力量。

與中藥材產業緊密融合,打造“華中藥庫”。按照“品牌特色化、產業特色化”的要求,依托豐溪鎮、泉溪、桃源、向壩等“高山藥庫”“中國黃連之鄉”品牌,打造“華中藥庫”。一是強化科技支撐。做強鄂西北首家中藥材種苗繁育中心,為全縣林下中藥材種植提供優質種苗,打造種苗引種試驗、育種、繁殖、科研一體化建設基地。二是強化示范引領。以相關公司為主軸,輻射帶動全縣以重樓、娑羅、黨參、黃連、蒼術、獨活、厚樸等10萬多畝的林下中藥材產業集群,培育培優中藥材種植專業合作社達17家,構建“公司+合作社+基地+農戶”的利益聯結機制。三是增強市場活力。拓展秦巴山區藥材集散地功能定位,年銷售中藥材保持在5.5萬噸以上,實現交易額在5.2億元基礎上力爭年增長10%以上。四是強化目標定位。按照秦巴山優質生態產業供給地目標定位,推進大健康產業項目戰略合作,從中藥種植合作、中藥材及提取物采購供應合作為切入點,推動大健康產業有序協同發展。五是強化小切口帶大產業。拓展“秦巴山藥文旅”模式,培育形成“醫、藥、養、食”大健康產業鏈供應鏈產品鏈。

與生漆產業緊密融合,打造“中國漆谷”。按照“基地精品化”的要求,持續擦亮該縣“中國生漆之鄉”招牌,重塑擁有“生漆凈如油,寶光照人頭,搖起虎斑色,提起釣魚鉤”美譽的大木漆名牌,依托縣河鎮、天寶鄉、泉溪鎮等鄉鎮為主導的漆樹基地規模達13萬畝(目前采割面積約2.5萬畝,2023年生漆量產達300余噸),產值達到2.1億元。加大招商力度,拓展與生漆利用實力強的企業合作,開發漆籽高端產品,打造“漆旅”小鎮,推動生漆三產融合。依托縣政府與相關企業簽訂2.7億元投資合作框架協議,突出生漆示范基地建設、生漆加工產業園、漆藝產業園、生漆人才培育、漆旅融合等5個重點項目合作,打造全國甚至全球產學研中心,延長生漆產業高端鏈,打造“中國漆谷”品牌,推動該縣生漆產業高質量發展。

與林下種養業緊密融合,打造“臻品之鄉”。按照“品牌精品化”的要求,一是重塑“竹溪野茶”品牌。遵循有機生態茶標準,提高以匯灣、鄂坪、林場等區域為主的5萬畝“林茶”品牌,打造高端化、精品化、定制化的產業品牌。二是培植“竹溪楠木”產業。發揮雙竹林場國家楠木種質資源庫全國唯一性楠木分類、資源收集、保存繁育等方面國內領先水平的優勢,輻射帶動國有林場、鄂坪、新洲、天寶、匯灣等區域,形成國家級楠木擴繁與保護基地1萬畝的產業集群。三是培育“竹溪錢魚”品牌。發揮竹溪錢魚(又稱多鱗白甲魚,被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資源獨特優勢,持續做大做強泉溪、豐溪、桃源、向壩、八卦山、望府座等冷水魚為主的林漁產業。四是培優“國字號”品牌。深度拓展“竹溪蜂蜜”“竹溪黃連”國家地理標志產品附加值,爭創更多的“國字號”“省字號”品牌,做強蜂蜜與雙竹林場柚子基地深度融合文章,開發高端蜂蜜柚子飲品。五是探索國有林場現代化試點。用足用活國家和省鼓勵國有林場依托資源、技術、人員等優勢,通過合作、托管、租賃、聯營等方式,采取“國有+集體”運行機制,拓展林下經濟規模經營。

與森林旅游緊密融合,打造秦巴山區森林康養旅居地“神秘驛站”。秉持“服務綠色化、服務精品化”的原則,按照“秦巴山區森林康養旅居地、優質生態產品供給地”功能定位,以“湖北旅游、武當突破、竹溪融入”的發展思路,科學編制《秦巴山森林康養旅居地規劃》《竹溪康養旅居地重點片區偏頭創意》等專項規劃,結合林場特色和市場需求,以“兩山一峽”(八卦山、偏頭山、十八里長峽)為主軸,創建八卦山、標湖林場、岱王溝3A景區,輻射帶動區域資源稟賦開發“茶養、藥養、食養、水養、森養”等高品質康養旅居產品,塑造“慢養竹溪”健康旅居品牌、健康美食IP,建設體系化、品牌化的秦巴山區森林康養旅居地,將竹溪打造成鄂渝陜毗鄰地區“武當山-神農架-巫山小三峽-奉節白帝城-西安古都”生態文化旅游圈的重要節點。

55(2).jpg


責任編輯:黃煥儀
我要評論
登錄 | 注冊 需要登陸才可發布評論
直播共享平臺 家居百強 天格-中國高端實木地板 圖森 生活家地板 美格機械
  • 關于我們
  • 招聘英才
  • 服務項目
  • 聯系我們
  • 法律聲明
  • 網站地圖
  • 品牌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