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隆德縣林下藥材按照“產業發展生態化、生態建設產業化”的總體要求,因地制宜,科學規劃,以林藥間作為主要模式,大力發展林下藥材,在恢復生態環境、保護資源、聯農帶農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取得了較好的生態效益和經濟效益。
走進沙塘鎮打食溝黑山養殖廠,工人們在林間地里搶抓農時,緊張有序的進行白芍藥的移栽種植。黑山養殖廠是一家以林下種養殖業為主的企業,企業自成立以來就承包了沙塘鎮打食溝退耕還林地發展林下經濟,在聯農帶農和保護資源上發揮了積極作用。
據悉,黑山養殖廠成立于2012年,今年林間可利用面積是1500畝,計劃種植白芍藥500畝,銀柴胡是700畝,板藍根300畝,林蜂養殖150箱,林間養雞一萬只。
隆德縣現有退耕還林地面積24.6萬畝,占總耕地面積的34.5%。人多地少矛盾突出,嚴重制約著農業生產發展和農民持續增收。為有效破解這一難題,隆德縣搶抓政策機遇,制定優惠政策,加大扶持力度,大力推廣林藥間作模式,為推動全縣退耕還林后續產業開發發揮了積極地作用。并堅持以市場為導向,以結構調整為主線,以農業綜合開發為載體,充分挖掘區域資源,立足優勢、突出特色,不斷加快高產、優質、高效林業的發展步伐,培育了聯財恒光、奠安舊街、等一批具有區域特色的林下藥材示范基地。
截至目前,隆德縣建成以秦艽、柴胡為主的林藥間作種植示范基地3個,林下中藥材種植25萬畝,林下雞養殖2萬只,林下蜜蜂養殖1.19萬箱,以山桃、山杏為主的生態經濟林13萬畝,培育林旅企業3家,林產品加工企業4家,預計生態經濟產業產值2.6億元。
上一篇:安徽懷遠林下小艾草成就鄉村大產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