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今年5月江西撫州市列入全國林業綜合改革試點市后,撫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召開試點改革座談會,提出改革方向和改革措施;組織改革專班開展調研,了解基層干部群眾和林業企業的訴求和期盼,確定全市林業改革重點及主要措施。7月初,已完成《撫州市林業綜合改革發展試點工作方案》。
2019年,撫州市委、市政府在全省率先印發了《關于完善林地三權分置促進林權抵押貸款的實施意見》,通過加快林地確權、完善服務體系、規范價值評估、開展金融創新、建立風險防范機制等措施,促進林權抵押貸款工作。
加快林地確權。林業與自然資源部門聯合下發《關于做好林權類不動產登記工作的通知》,就林地確權達成一致意見,目前全市共辦理林權類不動產登記3930件,登記面積24.5萬畝;完善服務體系,2020年,在縣級林權流轉管理服務中心全覆蓋的基礎上,推廣以村級便民服務中心為依托,建立村級林權流轉服務窗口253個。
建立基準林價。在資溪縣試點建立林權基準林價制度,組織銀行金融機構、木竹加企業、木材經銷商、國有林場、林業經營者和林農代表召開價格聽證會,確定該年度林權基準林價,解決森林資源評估價格虛假、林權抵押不良貸款率偏高的問題。
開展金融創新。全市共組建了5家生態支行、5個生態金融事業部和1個綠色保險創新實驗室,資溪縣成立了“兩山銀行”,建設銀行開發了“林農快貸”等林權類小額貸款品種,全市林權抵押貸款余額達62.5億元,資溪縣開展了全省首筆生態公益林收益權質押貸款477萬元。
設立風險補償金。撫州市政府印發了《撫州市生態產品價值實現“兩權”抵押貨款風險補償金實施方案》,首期風險補償金3億元,用于補償合作銀行在發放林權抵押貸款過程中所發生的貸款損失。
撫州市各地根據資源優勢,選擇適合當地發展的林下經濟產業,一縣一品創特色、多縣一品上規模、全市一品建龍頭。依托龍頭企業建設森林藥材基地,重振“建昌幫”中藥材產業。2020年,全市林下藥材新增種植面積2.2萬畝,總面積20.3萬畝,年產值4.4億元,已成為全省重要的森林中藥材種植和加工基地;以金溪縣為中心,建設林業香料基地8萬畝;以黎川縣為重點,種植香榧2.7萬畝,成為南方最大的香榧種植基地;以臨川、崇仁、樂安、東鄉等縣為重點,發展高產油茶林33萬畝;大力發展林下蜜蜂、麻雞養殖,打造了“飛天鳳”、“國品麻雞”等林下養殖品牌。
打造林業產業科技示范園。主要是打造了資溪縣江西現代竹科技產業園、南城縣校具(涼亭)產業園、金溪縣香精香料產業園、樂安縣油茶產業園、黎川香榧產業園等五大林業產業科技示范園。
推動森林康養旅游產業發展。全市共有國家5A級景區1個,國家級4A級景區17個。2020年,資溪、宜黃兩縣獲批縣域級國家森林康養基地,新增11家省級森林康養基地,省級森林體驗和養生基地3家,數量居全省第一。
撫州市以國有平臺為依托,吸納社會資本參與,建立收儲平臺,對收儲的森林資源進行造林撫育、集約經營、森林康養、森林碳匯等綜合開發,形成優質高效的資源資產包,通過項目收益、抵押貸款、資本運作等方式轉化為資金,實現青山變“金山”、資源變“資金”。資溪縣收儲的4.43萬畝用材林和毛竹林地,原來基本上處于粗放經營、自生自來的狀態,收儲后由資溪縣大地綠化服務中心進行集約化、規模化經營管理,據測算,每年可實現經營純收入1000萬元。
探索遠期林業碳匯交易制度。2020年,撫州市引進了東樾碳美元基金,共同開發遠期林業碳匯資產。2020年底,在南豐縣白舍鎮試點,與碳基金公司簽訂了首筆遠期林業碳匯交易合同,涉及碳匯林面積2.5萬畝,碳美元基金公司按10元/噸的保底價收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