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登錄 | 注冊
您的位置:首頁 > 機構服務 > 山桐子 > 第一時間 >

水城縣光明村:山桐子點燃致富希望

發布時間:2020-03-18 12:27:46  來源:貴州日報

1.jpeg


光明村位于水城縣南部的楊梅鄉,國土面積36平方公里,擁有耕地面積11683畝,林地面積31384.2畝,平均海拔2000米,石漠化嚴重,土地貧瘠,是典型的深山區、石山區。

  

該村由原光明小村和彭家寨小村2015年合并組成。光明小村2014年建檔立卡貧困人口239戶1080人,當年脫貧34戶183人,貧困發生率為35.44%;彭家寨小村2014年建檔立卡貧困人口147戶654人,當年脫貧11戶50人,貧困發生率為42.69%。目前,光明村轄20個村民小組,共有人口772戶3494人,僅有13戶59人未脫貧。 

 

12月11日,趁著冬日的暖陽,水城縣楊梅鄉光明村的村支書趙顏約著村里的技術員李德貴一起看看已經種植一年的山桐子。


2.png


“你看,比上次又長高了這么多。”  


“這長勢還是很不錯的,等它結果了,產生的效益可就不一般了。”  ……  

看著遍地的山桐子長勢喜人,談起見效后的前景,兩個人的欣喜溢于言表。  光明村海拔較高,石漠化嚴重,土壤貧瘠,是典型的深山區、石山區、高寒山區。村里沒有像樣的產業,村民們靠粗放的傳統種植和養殖自給自足,經濟條件十分落后。  


然而,正是這樣的惡劣環境,卻成為了山桐子生長的“沃土”。光明村漫山遍野的野生山桐子,成為了村民們十分青睞的燒火柴。  


直到一個叫李德貴的人出現,才發現這些燒火柴背后的大價值。


3.png


2017年10月,市林業局調研員李德貴作為六盤水市領導掛幫督導深度貧困村聯絡員,來到楊梅鄉光明村開展幫扶工作。在走訪中,林學專業畢業的他發現村里分布著大量的野生山桐子樹。經過調查,光明村境內分布有3萬多株,并且其中不少已掛果。  


“山桐子是國家十大木本油料作物之一,市場前景非常客觀。”據李德貴介紹,山桐子的附加產值不僅限于生物能源,還包括旅游、保健食品、化妝品、高端木本健康食用油等,適用價值廣泛,具備國家生物能源開發的大好前景,已成功試用于飛機燃油,被稱為“樹上油庫”。  


“山桐子耐寒冷、土壤條件要求不高,貧瘠地方也能生長,海拔2000米左右最適宜種植。光明村的條件很適合山桐子生長,不僅野生山桐子的群落分布廣,而且鮮果的產量高、油質高。山桐子病蟲害少、適應性強,對管護的技術要求不高,只要細心即可。”  李德貴喜出望外,光明村一直苦苦追尋破解貧困的長遠產業,山桐子不正好就是嗎?  


李德貴和村支兩委達成了共識,實驗培育山桐子樹苗,撰寫種植山桐子可行性報告,向上級政府部門申請山桐子種植項目……經過不懈努力,光明村發展山桐子產業得到市、縣有關部門的支持。  


2018年3月,光明村爭取上級資金300余萬元,開始規模化種植山桐子。目前,全村已種植4000余畝。其中,1000畝采取“合作社+農戶”的模式,覆蓋貧困戶70戶381人。合作社免費發放苗木給農戶種植,種植苗木發放務工費44.4萬元,生長過程中由農戶進行管護,產果后,農戶自行采收銷售,效益歸農戶所有,合作社負責統一收購。另外3000畝采取“公司+合作社+農戶”的模式,農戶以土地入股,每年每畝可獲得400元的保底分紅,覆蓋貧困戶189戶883人。農戶還可參加務工獲得收入,每天務工費80至100元不等。待產生效益后,所得利潤由公司、農戶、合作社按照4:4:2的比例進行分配。  


“我家有20多畝地,但多數肥力差,都種不出東西。以前種包谷、洋芋,人吃一些,剩下的就喂牲口,一年累死累活除了糊口,掙不到什么錢。去年都種上山桐子,種植一株8塊錢,我掙了一萬多塊錢呢。”  


下寨組的村民高慶友今年57歲,種植山桐子讓他從土地上解放出來,一邊照顧小孫子,一邊還能在家門口的養雞場當管理員。  


“平時養養雞,閑時管護山桐子,比種莊稼輕松多了。養雞場的第一批雞年底出欄,銷售后我就可以分到錢。山桐子結果后,我又可以得一筆收入。”高慶友樂呵呵地,仿佛已經看到山桐子結了果實一樣。 

 

“我家10多畝地以前也是種包谷洋芋,一年四季還掙不到現在入股分紅這點錢。我把土地入股種山桐子,每年保底分紅有4000多元錢,務工一天還有80元。我還是村里的保潔員,一個月一千塊的工資。”  


“吊馬洞組的貧困戶尹春林告訴記者,他上有80歲老父親、下有13歲在念書的孩子需要照顧,現在國家政策好,父親有低保、養老金,孩子念書也不花什么錢,他現在雖然收入不算多,但養家糊口完全沒有問題。等山桐子產業發展起來,還能參與分紅,未來的日子只會越來越好。  


“這些山桐子,可是我們村脫貧致富的希望。”趙顏說,他們已和湖北一家企業達成合作,光明村的山桐子產業未來可期。 


雖然光明村的山桐子產業才剛剛起步,但是一系列長遠計劃已經形成。李德貴告訴記者,他們到湖北恩施考察過當地的山桐子產業項目,并與項目企業達成合作意向。該企業發展山桐子項目時間長,且和大型央企進行合作,諸多產品已經走向市場銷售,市場前景良好。  


“為了延長山桐子的產業鏈,提高產品附加值,今年5月我們建了一個小型加工廠,引進一套自動化榨油機,目前正在調試階段。”


4.png


趙顏說,如今人工種植的山桐子還未到掛果期,但村里掛果的野生山桐子頗多。采用野生果進行榨油試驗,一方面盡早掌握榨油技術,未以后做好準備;另一方面,早日創立自身品牌,為以后做大做強奠定基礎。  


“山桐子項目是我們共同努力的結果,就算我離開了村里,也會一直參與其中。”  


作為發掘山桐子的“伯樂”,李德貴對山桐子產業充滿熱情和信心,他將一直置身其中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我們動員村民采摘野生山桐子鮮果賣給合作社,每斤4塊錢,今年采收了3噸左右。村民們拿到了實打實的錢,對山桐子產業更有信心了。”趙顏表示,如今山桐子已經布置下去,市場平臺也找好了,還有李德貴作為“技術擔當”,未來的光明村,滿山都是“搖錢樹”。


責任編輯:王新如
我要評論
登錄 | 注冊 需要登陸才可發布評論
直播共享平臺 家居百強 天格-中國高端實木地板 圖森 生活家地板 美格機械
  • 關于我們
  • 招聘英才
  • 服務項目
  • 聯系我們
  • 法律聲明
  • 網站地圖
  • 品牌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