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加快推進經濟林及林下經濟的建議”復文(2020年第7486號)
一、關于在政策和資金上給予支持問題
國家高度重視林業生態建設,中央財政安排林業改革發展資金支持包括經濟林在內的林木良種培育、造林、森林撫育等林業生產活動。資金切塊下達到省級,各省可在完成約束性任務的前提下,按規定統籌使用中央財政資金,根據實際制定造林、管護補助標準。
針對各地反映的經濟林造林補貼標準偏低問題,中央造林補助標準自2016年起由300元/畝提高到500元/畝,在一定程度上解決了造林實際成本與中央補助標準存在差距的問題。目前,我局正會同發展改革委等部門研究制定中央造林補助標準動態調整機制,盡力爭取進一步提高標準。同時,我局會同發展改革委等部門,正在研究起草利用林地等資源發展木本糧油及林下經濟的政策文件,擬通過進一步優化資源管理、產業體系、科技支撐、財稅支持、金融支持等方面的制度供給,切實加大政策引導力度,努力實現木本糧油經濟林和林下經濟產量、質量穩步提高,供給結構、產業鏈條全面優化,市場競爭力、資源綜合效益大幅提升。我局也引導各地在推進經濟林建設過程中,充分引入社會資本、金融資本,研究建立多元化投入機制,提高經濟林營造標準和建設水平。
二、關于大力培育富民示范龍頭企業問題
自2013年啟動國家林業重點龍頭企業評選工作,旨在評選出一批有基礎、有優勢、有特色、有前景的林業重點龍頭企業,在林業供給側改革和現代林業發展方面發揮示范效應。截至目前,內蒙古自治區共有14家企業入選林業重點龍頭企業,企業經營范圍涵蓋廣泛,發揮了較好的示范帶動效應。
鼓勵符合條件的企業申報國家林業重點龍頭企業,鼓勵經濟林和林下經濟主產區政府向我局申報國家林業產業示范園區和中國特色農產品優勢區,促進經濟林和林下經濟產業高端化、科學化、規范化、規模化發展,實現產業集聚融合和轉型升級。同時,鼓勵林業企業積極參加國家級林業重點展會,展銷優質經濟林和林下經濟產品,拓寬產品銷售渠道,展示企業文化和形象。引導林農、合作社等主體利用電子商務平臺拓寬銷售渠道,加快品牌產品出村上行,打造集科技支撐、品牌建設、市場營銷為一體的區域融合發展體系,不斷提高產品的市場知名度和美譽度。
推進經濟林和林下經濟發展,要嚴格把握以下幾個原則:一是嚴格遵守法律法規。嚴格執行《基本農田保護條例》和符合《森林法》有關規定。二是符合市場發展規律。在充分進行市場調研的前提下,根據市場需求合理確定項目和發展規模。三是科學選擇樹種和品種。要選擇符合當地自然條件、具有濃郁地方特色的樹種和品種,著力打造特色優勢區域品牌。四是拓寬銷售渠道。要利用好“互聯網+”新業態,布局好線上線下銷售網絡,深入發展訂單生產和定向銷售,拓寬銷售渠道,實現賣得出去、賣出好價格。
以上源自:國家林業和草原局網站
【以下資料系由小編整理,僅供參考】
什么是經濟林
經濟林是“以生產果品、食用油料、飲料、調料、工業原料和藥材為主要目的的林木”。它是能夠迅速實現生態效益、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有機結合的最佳林種之一,可為人們提供高質量的森林食品、藥材、工業原料及其他產品。
注【狹義經濟林與廣義狹義經濟林】
【廣義經濟林】
廣義經濟林是與防護林相對而言,以生產木料或其他林產品直接獲得經濟效益為主要目的的森林。它包括特用經濟林、薪炭林等。
【狹義經濟林】
狹義經濟林是指利用樹木的果實、種子、樹皮、樹葉、樹汁、樹枝、花蕾、嫩芽等等,以生產油料、干鮮果品、工業原料、藥材及其它副特產品(包括淀粉、油脂、橡膠、藥材、香料、飲料、涂料及果品)為主要經營目的的喬木林和灌木林;是有特殊經濟價值的林木和果木。如木本糧食林、木本油料、工業原料特用林等。
【以利用部位分類】
1、以利用樹木果實或種子為目的的木本糧食林(如板栗、棗、柿)、木本油料林(如油茶、核桃、油桐、油橄欖、烏桕等)、果木林(如蘋果、梨、柑桔、荔枝等);
2、以利用樹木漿液作為工業原料的橡膠林、漆樹林等;
3、以利用樹皮為目的的栓木林(如栓皮櫟、黃蘗等)、纖維林(如構樹、三椏等)、藥用林(如厚樸、杜仲、金雞納霜等);
4、以利用樹葉為目的的桑樹林、柞樹林及茶樹林等;
5、以利用樹木杈條為目的的采條林(如荊條、桑條、杞柳等)。
【以用途分類】
生產果品為主的經濟林
主要生產干果或材果兼用。常見的種類有:
銀杏林。材果兼用,以果為主。果供食用,葉可用以提制治療心血管系統疾病的藥物冠心酮。
香榧林。材果兼用,以果為主。果供食用,也可榨取食油。
板栗林。材果兼用,以果為主。果供食用。
棗樹林。有紅棗、黑棗等。
柿樹林。果供食用或加工成柿餅。
核桃林。材果兼用,以果為主。果營養價值高,供食用和藥用。核仁含油率高達80%,油供食用和工業用。
山核桃林及薄殼山核桃林。材果兼用,果仁供食用并可榨油。
生產食用油料為主的經濟林
常見的種類有:
油茶林。種仁含油率可達52%,為食用油上品,并可供工業用。
油橄欖林。取果榨油供食用和工業用。
文冠果林。種仁含油率高達66%。油供食用和工業用,為中國北方重要油料。
巴旦杏林。核仁含油率可達61%。油供食用及藥用,也可作工業原料。為中國西部干旱地區木本油料。
烏欖林。果加工后供食用。欖肉及欖仁也可榨油供食用或工業用。
油棕林。采種榨油,產品有棕油及棕仁油,均供食用。
椰子林。主要產品椰油,供食用及制皂工業原料。
山桐子林。主要產品為山桐子油,含油率可達36.3%,其中亞油酸含量高達66%-81%。可供食用、保健醫藥業和工業使用。
生產工業原料為主的經濟林
常見的種類有:
松林。有的專以割取松脂為主,有的原為天然林或人工營造的用材林。在采伐前進行一次或數次采脂,以生產松香和松節油,供工業多方面利用。
泓森槐。泓森槐,屬蝶形花科刺槐屬的落葉喬木,其花、樹皮、樹葉均有廣泛用途 [2]
烏桕林。中國重要木本油料林。種子外被蠟質。加工烏桕(皮油),種仁加工為青油。種子出油率可達41%。供制皂及油漆工業等多種用途。
白蠟林。主要放養白蠟蟲,生產蟲白蠟,供防潮、潤滑、著光等,供多種工業、醫藥用途。白蠟樹用萌芽更新法營成矮林,可生產白蠟條,供編制農具和家具用。
黃檀林。黃檀屬樹種多可放養紫膠蟲,生產紫膠。中國產的黃檀屬樹種中,可建立經濟林、放養紫膠蟲的除黃檀外,尚有鈍葉黃檀、思茅黃檀、南嶺黃檀等。
黑荊樹林。速生,高產,可提供優質的栲膠原料。樹皮含凝縮類單寧高達50%,供制革工業用或加工制取單寧酚醛膠,供膠合木材及其他多種用途。
橡膠樹。為產膠植物中產量高、采割易、栽培面積最廣的膠林。所產橡膠是國民經濟不可缺少的物資。
漆樹林。主產品漆液(生漆),為優質涂料。果實可提取漆蠟,果仁可榨取漆仁油,均供工業原料用。
栓皮櫟林。一般為天然林經人工培育,專供剝皮,加工軟木。有多種工業用途。栓皮櫟亦為用材樹種,木材堅硬,果實可取淀粉,殼斗可提單寧,有多方面經濟價值。
青檀林及構樹林。青檀樹枝的韌皮纖維為制宣紙的特需原料。安徽涇縣一帶制紙(宣紙)工業多兼營青檀林。構樹多屬野生,經人工保育成林,可剝皮加工為優質纖維,供制復寫紙、蠟紙、絕緣紙、棉紙等,并可與棉紗混紡為人造棉。
棕櫚林。主要產品棕皮及其加工品廣泛用于工農業生產、交通運輸及日常生活各方面。
蒲葵林。主要生產葵葉,用于制成圓扇和織扇并加工成各種工藝扇品。?
八角林。果實可作調味香料,也可加工提取茴香油,供食品工業用。?
樟樹林。大多數種類的枝、葉、 樹皮、果實、 樹干都可提取樟腦油、芳樟油、黃樟油、山蒼子油等,用途廣泛。?
花椒林。主產品果實含有芳香油,可作食品調味香料或加工榨取椒油供食用或工業用。
生產藥材為主的經濟林
肉桂林。中國廣西南部栽培。樹皮、枝葉、花果、樹根等均可入藥,統稱“桂品”。其中桂皮是醫藥上的珍品。
杜仲林。主要產品樹皮(杜仲)含有桃葉珊瑚苷,為強壯劑也是降低高血壓良藥。杜仲的果實、樹葉、樹皮均含有杜仲膠,是一種硬性橡膠,可加工提取供電工及其他工業用。
厚樸林。主要產品樹皮(厚樸)含有厚樸酚等成分,為行氣、化痰、治喘良藥。
枸杞林。果實(枸杞)具有滋肝補腎、生精益氣、治虛安神、祛風明目的功效。枸杞的根皮(地骨皮)、嫩葉(天精草)均為中醫常用藥材。
檳榔林。果實加工為榔干和榔玉,可供醫藥上作為收斂劑和驅蟲藥物用。其嫩葉在中國臺灣省名為“半天筍”,供食用。
其他經濟林
中國除以上著名的經濟樹種已專門經營為各種經濟林外,其他經濟樹種還有:
以用葉為主要目的的茶樹(葉制茶),桑樹(采葉飼桑蠶取絲),柞樹(蒙古櫟、麻櫟、栓皮櫟、遼東櫟、槲樹、槲櫟葉子放養柞蠶,取柞蠶絲),樟樹(放養天蠶,取天蠶絲)等。
以用芽為目的的香椿(萌芽更新,取食嫩芽)等。
以用花為目的的桂花樹(花作糖糟,供食品工業用)、茉莉(花可用以熏茶,名為花茶)等。
以用果為目的的可可樹及咖啡樹等。
其它又如:梧桐可采取萌芽條,剝取韌皮,加工制取纖維,供制繩索用;杞柳及紫穗槐可培育成矮林,割取萌芽條,供編織工業及制家具及農具用。
經濟林在國民經濟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1、人民生活的必需品
中國經濟林樹種約有1500余種,現廣為開發利用經濟價值較高的有100多種。其根、莖、葉、花、果、種子以及樹皮、樹脂、樹液、纖維等器官組織及紫膠、白蠟等產品,都可為食品,醫療、油指、化工、涂料、紡織、造紙、化妝等工業生產提供原料。比如肉桂樹根、厚樸根皮、竹子、杞柳條、銀杏葉、茶葉、辛夷花蕾玫瑰花、山茱萸果實、腰果、無花果、烏柏種子、油桐種子、栓皮櫟的栓皮層、杜仲樹皮、桂皮、漆樹樹液、糖楲樹的樹汁、棕櫚葉鞘纖維等。
有些經濟林產品可為人民生活提供油料、淀粉、糖料、調料、香料、蛋白質、維生素、礦物質以及中藥材等。比如:核桃、板栗、糖械、花椒、肉桂、杏仁、柿子,棗、枸杞等樹種,具有營養保健之功效。據有關方面資料介紹,經濟林可為社會提供500余種原料產品、1500多種加工制品。
2、出口貿易的重要物資
許多經濟林產品在我國對外貿易中,能提供大宗出口商品,為中國現代化建設換取重要資金和物資。比如核桃、板栗、棗、梨、杳仁、柿餅、生漆、桐油、山蒼子油、八角、茶葉、銀杏、杜仲等各種干鮮果品、飲料調料、工業原料及木本藥材等,是中國歷史上的傳統出口商品,在國際市場上享有很高聲譽,每年可為國家換取大量外匯,對支援中國經濟建設具有重要意義。其他經濟林產品,比如五倍子、蟲蠟、香榧、桂皮、山茱萸等產品,每年都有一定出口量,具有較高創匯價值。
3、調整林業的重要舉措
在世界經濟一體化進程不斷加大的新形勢下,中國林業生產面臨著新的機遇和挑戰。因此,依靠科技進步,不斷優化調整林業產業結構,因地制宜發展經濟林生產,是進一步發展高效林業、創匯林業的重要途徑。尤其是在近年來中國實施退耕還林、保護生態環璄、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中,經濟林建設必將有個新的跨越式發展。這是因為發展經濟林比其他林種能獲得更為顯著的經濟效益,見效快收益期長,能夠為林業建設積累較多資金以短養長迅速搞活林業經濟,從而大大提高林業產業的社會地位。
4、奔小康的重要途徑
中國山區、丘陵及荒灘面積大,許多地區都適宜發展經濟林生產。因此,結合市場需要合理開發利用土地資源搞好經濟林生產既可調節氣候、改善生態環境條件,有利于高新技術產業、精密工業生產正常運行,又能保持水土涵養水源、防治自然災害,使人們安居樂業,還能很好地促進農牧業生產持續健康穩定地發展。
經濟林樹種具有一年種植多年收益的特點,可為農民群眾提供可靠的經濟來源。在城郊及交通方便的地方,合理開發經濟林資源,適地適樹發展生態觀光旅游林業,可為人們提供休憩場所。在在“三北”防護林中建設生態型經濟林,相當于創辦綠色企業。在經濟林中搞立體經營或發展庭院經濟林,又能提高經濟效益,增加致富門路。
5、經濟林生態效益
經濟林是我國五大林種之一,是以生產果品,食用油料、飲料、調料,工業原料和藥材為主要目的的林木。與其他林種相比,經濟林具有生產周期短、見效快、經濟效益高,產品多樣、加工增值潛力大、產業化前景好,即適應性廣、特產性強,既適宜農戶經營,又可大規模種植特點,是林業“三大效益”(經濟效益、生態效益和社會效益)兼顧得最好的一類林種。
例如,沙棘是重要的飲料和藥材樹種,同時又是我國西部固沙造林的首選樹種,八角是傳統的調料樹種,同時又是廣西保護水源和樹樁的重要防護林種;油茶是我國亞熱帶地區重要的木本油料樹種。同時又是優良的荒山荒地綠化樹種,對于維護我國南方丘陵紅壤地區的生態穩定性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兼具綠化美化環境、凈化空氣、調節氣候、保持水土涵養水源等多種生態效益,據綜合評估,油茶林的生態效益與經濟效益的比值為10:3。
綜上所述,經濟林具有顯著的經濟效益、生態效益和社會效益,其屏障作用和產業作用并存且不可替代,在保護生態環境和保證國民經濟可持續發展歷史進程中,將更加受到世人的關注。
栓皮櫟經濟林
栓皮櫟作為不怕剝皮的樹種,在森林生態系統扮演者防止水土流失,涵養水源,維護生物多樣性等重要角色。
樹齡15-20年以上或胸徑15cm以上的栓皮櫟樹皮采剝后會重新激活細胞加速分裂,不僅更加有利于二次生長,而且還能促使其吸收和固定更多的CO2,具有重要的生態和社會效益。
相反如不及時進行樹皮采剝,將會降低栓皮櫟林的生態效益和綜合利用水平,造成資源浪費。
栓皮櫟樹全身都是寶:“根系”發達,適應性強,防止水土流失、調節水循環、防治土地荒漠化。是營造防風林、水源涵養林及防護林的優良樹種;在生態、經濟、文旅等領域的綜合利用價值具有其他樹種無法比擬的優勢。
栓皮櫟樹干奇特蒼勁,樹形優美多姿,耐修剪易造型,冠如華蓋,千姿百態,神韻獨具,是風景園林、城市景觀綠化的主力樹(行道樹、景觀樹);
栓皮是天然的絕緣、隔熱、隔音材料,可生產高端的軟木地板、墻板等相關產品;
樹梢、樹椏可培養銀耳、木耳、香菇等;
葉子可以養蠶;
殼斗(總苞)可以提取貴重的栲膠原料(單寧和黑色染料);
種子含大量淀粉可提取漿紗、釀酒、橡子面粉,副產品可作飼料;
木材可供建筑、車、船、家具、枕木等使用;
上一篇:安福林下特色產業拓寬致富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