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登錄 | 注冊
您的位置:首頁 > 林草產業 > 林下經濟 >

山東滕州四種生產模式結合促進林下經濟發展

發布時間:2025-04-08 16:53:48  來源:林草價值網鏈

近年來,山東省滕州市積極踐行“兩山”理念,緊緊圍繞濱湖鎮微山湖森林濕地資源,創新發展林下經濟,走出了一條林下種植、林下養殖、林產品采集加工和森林景觀利用等四種生產模式相結合的林下經濟綜合體發展模式,有力推動了當地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多方聯動聚合力 國企引領克難關

濱湖鎮位于微山湖東岸,湖面水位變化關系到沿湖土地正常耕作。沿湖大面積澇洼地長期閑置,僅有少部分種植了楊樹、竹柳等用材林。由于近年來木材市場行情下滑,良好生態資源逐步變成“生態包袱”、坑塘水面也變成一個個“生態傷疤”。

為解決湖區土地資源利用低效問題,滕州市按照政府主導、多方參與、合作開發模式,主動與省市能源、自然資源、農業農村等部門對接,積極爭取治理項目和資金支持。深入探索政企合作新模式,引導社會資本參與,招引晴陽新能源、華電滕州新能源、山東微山湖特色水產養殖等企業共同開發。引導南徐樓村、四合村、西焦村等涉地較多村成立專業合作社,農戶以土地入股,共同參與、共享紅利。

微山湖濕地集團先后投資1600萬元,引入江楠教育集團投入1.5億元,開創了“國企+民企+合作社+農戶”國企引導模式和“企業+村集體+農戶”民企助力模式,解決了投資來源問題,成為湖區林下經濟發展的領頭雁,吹響了滕州林下經濟發展號角。

規劃引領謀發展 精準施策譜新篇

濱湖鎮堅持生態保護優先,注重生態價值轉化。多次組織自然資源、規劃、經發、農業和文旅等部門骨干力量集中分析研判,在全面調查和分析現有各類自然資源的基礎上,秉承分類實施、集中連片、規模建設原則,宜林則林、宜商則商、宜游則游,規劃布局現代種植養殖、光伏新能源、生態觀光旅游板塊。

微山湖濕地集團專門聘請省旅規院高標準設計“微湖漁家”項目,按照“農是根、文是魂、旅是花、富是果”發展理念,融合一二三產項目,規劃建設創新引領鄉村振興示范區,景村融合、以景帶村、一村一景,打造林下經濟樣板間。

濱湖鎮先后規劃實施澇洼地治理項目6個,改造休閑景觀3處,發展水產養殖2家、農光互補項目2個,實現了生態修復和土地資源利用有機結合、互促提升。

產業融合齊上陣 林海掘金富路寬

按照“產業帶動、多點布局、特色發展”思路,微山湖濕地集團實施“濕地漁家”項目,打造了竹柳金蟬養殖和生態水產養殖2個一產項目,完成了荷花食品有限公司、盛世紅荷藕業有限公司2個二產技改項目,建設了蓮嶼下王·嶼村市集區、江楠教育科教文化產業園、分時度假康養基地、荷鄉西迭·精品民宿區4個三產項目。

充分利用原有竹柳林、楊樹林,因地制宜發展金蟬養殖。濱湖鎮古村、迭湖區域依托5000余畝竹柳、楊樹資源優勢,成立金蟬養殖合作社,目前共圍欄撒播蟬蟻4000余畝。通過“村集體+合作社+農戶入股”運營模式,帶動480戶農民年戶均增收超2萬元、畝均增收9000元,村集體收益增加15萬元。舉辦金蟬美食文化嘉年華、設立創意市集售賣金蟬衍生商品等,實現了林業生態、經濟和社會效益有機統一。

整治低效閑置澇洼地,建成700余畝現代漁業產業園。采取“村集體+企業+農戶”方式,“上林下漁”立體生態循環種養,臺田種植菊芋、林下養殖鱖魚,年可收入1200萬元。農戶每戶分紅3000元,帶動村集體增收26萬余元。

度假康養引領“新風向”。濱湖國家濕地公園森林濕地景觀豐富,森林康養、休閑度假發展潛力巨大。微山湖濕地集團規劃建設了火車小鎮旅館、房車營地等設施,開展療養康養、度假休閑旅游服務項目,盤活空閑民房,打造荷鄉西迭·精品民宿區,增設25處別院、98間標準客房和147張床鋪。

教育研學傳承“生態觀”。引入江楠教育集團投入1.5億元,盤活舊村址和存量建設用地,建成滕州鄉村振興學院,推動研學教育與文旅融合,因地制宜打造精品化、特色化研學品牌,助力鄉村全面振興。滕州微山湖紅荷濕地景區被列為第一批“全省中小學生研學實踐教育基地”。

文旅融合催生“高價值”。以當地漁家民俗、生態紅荷等文化為魂,利用閑置民房和宅基地,布置“漁村過大年”“微湖故事匯”等民俗展館,舉辦年貨大集、民俗展演和手造體驗等系列活動。全鎮建設漁家樂、農家樂20余處,發展采摘園、觀光園10余處。

55.jpg


作者:劉川責任編輯:林草椅
我要評論
登錄 | 注冊 需要登陸才可發布評論
直播共享平臺 家居百強 天格-中國高端實木地板 圖森 生活家地板 美格機械
  • 關于我們
  • 招聘英才
  • 服務項目
  • 聯系我們
  • 法律聲明
  • 網站地圖
  • 品牌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