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云南大理白族自治州彌渡縣依托豐富的森林資源,因地制宜發展林下經濟,把良好的生態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以林興農、以林富民,點燃鄉村振興“新引擎”。2023年,彌渡縣林下經濟產值達6億元。
幾年前,彌渡縣寅街鎮朵祜村村民李旺承包下近千畝林地發展林下經濟,在林下種植蘋果、櫻桃、李子等水果3000多棵,養殖香豬、肉牛、土雞等畜禽,實現多元化、立體化發展。目前,林下養殖已初見成效,年收入50萬元至70萬元不等。
村民李繼紅也通過發展林下種植實現了增收。這幾天,他正在忙著給剛采收完果子的杏樹進行修剪,以便來年有更好的收成。“今年大甜杏的平均價格為每公斤7元,我家賣得20000多元,如果雨水來得再晚點,可以超30000元?!崩罾^紅介紹,他家種植了4畝多大甜杏,如今已全部進入豐產期。
朵祜村地處山區,林地較廣。朵祜村立足于當地資源優勢,大力發展林下種植業、養殖業,促進村民增收,讓大家共享良好生態帶來的“紅利”。目前,朵祜村林下種植反季白菜、水晶豌豆、大甜杏、中秋福桃,養殖土雞、肉牛等,每年還可以通過采摘松果、野生菌等增加收入。2023年,朵祜村林下種植、養殖經濟總收入超2000萬元,村民通過發展林下經濟端起了“綠飯碗”,吃上了“生態飯”,過上了好日子。
朵祜村只是彌渡縣通過發展林下種植、養殖,促進群眾穩步增收的一個縮影。多年來,彌渡縣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把保護生態環境放在優先發展的戰略位置,在不破壞生態環境的前提下,大力推動林藥、林菜、林茶、林草、林果等林下種植,發展豬、雞、牛、羊、蜂等林下養殖,引導村民適度采集野生菌、松果、野菜來增加經濟收入,實現以林興農、以林富民。
據彌渡縣林業和草原局介紹,彌渡縣將繼續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的理念,以生態美、產業興、百姓富為目標,不斷做強做優做大林下經濟產業,加快構建現代林下經濟產業體系,穩步提高林下經濟產業的生態、經濟、社會和文化效益,以林業生態高質量發展推動鄉村振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