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湖南省石門縣按照特色引領、突出重點、科技支撐、打造名品工作思路,因地制宜發展林下特色產業,扎實推進全產業鏈融合發展,基本形成了以中藥材為主導、特色種養和景觀利用相互促進的林下經濟產業多元化發展格局。
截至2023年底,湖南省石門縣林下經濟發展總面積約120萬畝,從業人員達11.85萬人,林下經濟總產值超30億元。
優化機制和政策,高位謀劃產業發展布局。堅持高位推進,明確南橘北茶、上種下養全域游等生態產業發展思路,將林下經濟納入全縣產業發展大局,財政每年安排專項預算支持林下經濟產業發展,縣級林長結合林長巡林著重解決產業發展難題。近年來,全縣共整合相關部門的項目資金3000余萬元,支持發展林下經濟產業項目48個。
突出重點和特色,因地制宜發展林下經濟。瞄準“一畝林萬元利”目標,大力推廣特色林下經濟發展模式,積極開發森林景觀利用和森林康養等業態,保護森林資源的同時,實現了社會、經濟效益雙提升。目前,全縣林下中藥材種植面積14.5萬畝、銷售量1560噸、產值1億元,林下養殖中蜂12萬桶、年產蜂蜜1800余噸、產值約2億元,年出欄土雞500萬羽、牛羊豬18萬頭(只)、產值7億元。森林類旅游景點接待游客120萬人次,綜合收入10億元。
培育龍頭和品牌,充分發揮示范引領作用。采取“公司+合作社+基地+農戶”“合作社+農戶”等模式,引導企業(合作社)以土地流轉、就近招工等方式吸納當地農戶以土地、勞力等資本入股,實現抱團發展,并按照“四統一”模式進行經營,有效改變了以往農戶“單打獨斗”的局面。目前,全縣共有林下經濟專業合作組織129家,先后創建了全國農民合作社示范社2家、國家林下經濟示范基地1家、省級林下經濟示范基地10家、省級森林康養基地3家。
為全面加強產業發展技術支撐,定期組織產業帶頭人外出學習取經,先后與北京林業大學、南京林業大學等重點農林類院校建立良好合作關系,受訓林農2.8萬人,培養了一大批技術能手和鄉土專家。此外,加大種質資源保護和產品精深加工力度,建設中華蜜蜂種源保護區兩個,研發出一批生產專利技術,投產了無患子、青錢柳等林下經濟產品精深加工生產線,延伸產業發展鏈條,初步形成“產學研用”融合的全產業鏈發展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