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林下經濟發展情況如何?6月21日,海南省委宣傳部召開“加快推動海南自貿港高質量發展”系列專題新聞發布會(第十一場)——“大力發展林下經濟”專場,從會上獲悉,截至2023年12月底,海南全省林下經濟面積65萬畝,產值48億元,從業人員約21萬。
林下經濟是依托森林、林地及其生態環境,遵循可持續經營原則,以開展復合經營為主要特征的生態友好型經濟,包括林下種植、林下養殖、相關產品采集加工、森林景觀利用等。據悉,海南濕潤溫暖的氣候、豐富的林地資源和生物資源,為林下經濟發展提供了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充足的發展空間和堅實的種質資源基礎。
三亞榴蓮林里套種的西瓜。記者 利聲富 攝
日前,《海南省林下經濟高質量發展規劃(2024—2030年)》出臺,提出到2030年全省林下經濟面積達500萬畝,綜合產值達280億元,并根據海南島的氣候條件和資源特色,按東部林禽、林特發展區,南部景觀利用發展區,西部林菌、林草發展區,北部林花、林禽發展區,中部森林康養發展區五個林下經濟發展區進行布局。
下一步,海南將從政策支持、基礎設施、示范基地等多個方面推動林下經濟工作,通過開展2024年林下經濟省級示范基地認定工作,積極開展林下經濟植物種質資源收集、評價與篩選、種苗繁育與良種基地建設工作,加強林下經濟新模式、新品種、新技術、新產品的研發和推廣應用,鼓勵各類社會資本進山入林,鼓勵市縣、海墾集團、國有林場發展林下經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