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午后,在江西萬載縣三興鎮一處研學基地里,傳來了一陣陣歡聲笑語,一群小學生正在果園里來回穿梭,忙著采摘黃瓜、貝貝南瓜、香水檸檬等水果。
“這是我們公司打造的一個集農業生產藝術、科普教育培訓、農耕農事體驗、農業休閑觀光、農業康樂養生為一體的‘新勞動教育’平臺,同時也被評為了江西省中小學生研學實踐教育園地。”基地負責人、港商謝林翰表示。
2014年5月,謝林翰來到萬載縣投資創建了江西恒暉大農業科技有限公司。“江西有一流的空氣、土壤、水,適合發展農業,而我的想法就是用工業化的思維去做農業,用工業的方式發展現代農業。”
基地的蘆筍大棚內,一根根嫩綠的筍芽破土而出,看著長勢喜人的蘆筍,謝林翰談起了“蘆筍經”。萬載的土地富硒,蘆筍又有較強的硒吸附能力,所以我們種植了600多畝蘆筍,畝產可以達到2000斤,年產量約50萬噸,年產值約5000萬元。“除了直接售賣蘆筍以外,我們還研發了蘆筍茶、蘆筍粉、蘆筍糕點、蘆筍月餅等一系列產品,極大地提高了蘆筍的附加價值。”
據了解,江西恒暉大農業科技有限公司總投資達16.8億元,以“種養示范、精深加工、科技研發、國際貿易、休閑旅游”五位一體模式進行綜合開發,建成了供港蔬菜基地、稻魚稻蝦共作產業基地、油茶基地、蓮蝦養殖基地、百果園采摘基地、培訓拓展基地、蘆筍系列產品精深加工基地、恒暉藝術農業景區等,實現了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
“前不久臺灣苗栗縣太湖鄉農業考察團來我們基地考察,其中原苗栗縣政府農業處處長賴安平非常肯定我們基地的種植情況,表示我們生產規模大、種植效益好,有機會的話會來這邊投資發展。”江西恒暉大農業科技有限公司常務副總經理李萬剛回憶說。
談及基地的發展情況,謝林翰自豪地說:“我們已經建成富硒有機蘆筍、富硒水稻、富硒油茶等各類標準化、規模化、現代化種養示范基地近1.1萬畝,累計接待研學中小學生超過26萬人次,一二三產業疊加總產值近億元。”除此之外,我們基地還通過勞務就業、土地租賃、土地入股分紅等利益聯結機制,帶動了1000多名農民致富,戶增收5000元以上,有效助力了鄉村振興。
三興鎮鬧坪村村民楊艷在園區有機科技館工作,她正忙著招呼顧客售賣多肉。“每逢周末和節假日,園區里的游客就特別多,有的時候三四天下來能賣500多盆,銷售額可以達到2萬元左右。”
自從江西恒暉大農業科技有限公司落地萬載縣,楊艷和村民們就從農民轉變成了“綠領”,有的在館內做導購、做園藝工人,有的在園區有機大棚負責生產,他們一邊拿著流轉土地的租金,一邊在園區工作領著園區發的工資,在家門口就實現了增收致富。
萬載縣委常委、統戰部部長胡玲表示,下一步,萬載縣委統戰部將繼續大力支持江西恒暉大農業科技有限公司做大做強,積極協調統籌各方資源助力其順利走上“三產融合發展、鏈條全系開發”的現代農業發展之路,進一步奏響鄉村振興之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