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登錄 | 注冊
您的位置:首頁 > 報刊網信 > 林草產業 >

江西武寧:深化林改推動生態經濟發展

發布時間:2025-06-20 09:16:19  來源:林草價值網鏈

e446664d63efd2012555b9f10f08e33.jpg

作為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區,近年來,江西省九江市武寧縣以深化集體林權制度改革為支點,撬動生態經濟高質量發展,探索出“制度創新-要素整合-價值轉化”的生態產品價值實現路徑。

截至2025年5月,全縣林地延包完成率達89.8%,惠林貸款發放超4600萬元,林業碳匯收益突破20萬元,書寫著“人不負青山,青山定不負人”的時代答卷。

武寧縣以“三權分置”改革為突破口,構建起“產權明晰-要素激活-價值轉化”的制度閉環。通過建立林地延包動態管理機制,將13.1萬畝承包不足10年的林地延展至50年,林權登記服務窗口下沉鄉鎮實現“家門口辦證”。更具突破性的是創新推出《林業經營收益權登記管理辦法》,發放27本權證覆蓋1.2萬畝林地,賦予林農“可質押、可流轉”的資產憑證。

在羅坪鎮林權交易服務中心的大屏幕上,實時跳動的林地流轉數據見證著改革成效:2025年新增林地流轉3.31萬畝,其中收儲平臺整合碎片化林地0.3萬畝,村集體合作組織收儲0.164萬畝。這種“政府收儲+市場流轉”的雙輪驅動模式,使沉睡林地被喚醒,轉化為規模經營的產業資本。

針對林業融資“評估難、抵押難、變現難”三大痛點,武寧縣打出金融創新組合拳:建立“政銀保”協同機制,構建千萬級擔保資金池,為374家經營主體提供融資保障,創新“林業經營未來收益權質押貸”“GEP貸”等產品,其中“公益林補償收益權質押貸”授信達3654萬元。打造“收益權質押”模式,向新光果木園林等企業精準放貸400萬元。在長水村,“武寧碳抵消”平臺正將房前屋后的“四旁樹”變成碳匯資產,通過科學計量簽發4294噸“鄉村林碳”,直接為集體和農戶增加了20.5萬元的收益。

走進嚴陽冠信工藝品的竹制品車間,智能化生產線正將毛竹轉化為高端家居產品。這個投資2億元的林業綜合體,串聯起從竹瀝研發到黃精種植的全產業鏈。2025年,武寧林業產業升級按下快進鍵:新增油茶種植1052畝,低產林改造1100畝;林下經濟拓展至1083畝森林藥材種植;建成7個森林經營示范點,打造107.7公里示范帶。

在橫路鄉的油茶基地,“國有林場+合作社+農戶”的共建模式讓3000戶林農共享發展紅利。通過推行“采伐承諾制”和公益林撫育間伐,既守住139.59萬畝生態紅線,又釋放出362畝商品林產能,實現生態保護與產業發展的動態平衡。

武寧縣的林業改革創新不止于山林,更延伸至治理末梢。4個片區林長制服務分中心構建起“一長兩員”協同機制,將47項涉林服務事項整合為“一站式”辦理。在南片區服務大廳,LED大屏實時展示林權交易、碳匯監測等數據,智慧林業系統讓“數據跑路”替代“群眾跑腿”。

從林權制度改革破題,到生態產品價值實現解題,武寧縣用實踐印證著“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深刻哲理。當北灣半島的現代農業園迎來采摘游客,當長水村的碳匯賬戶不斷跳漲數字,當林間地頭的藥材基地煥發生機,這片土地正以綠色為筆,繪就生態經濟的新圖景,為全國集體林改提供著鮮活的山鄉樣本。

作者:皮筱婕 ?責任編輯:胡萌萌
我要評論
登錄 | 注冊 需要登陸才可發布評論
直播共享平臺 家居百強 天格-中國高端實木地板 圖森 生活家地板 美格機械
  • 關于我們
  • 招聘英才
  • 服務項目
  • 聯系我們
  • 法律聲明
  • 網站地圖
  • 品牌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