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登錄 | 注冊
您的位置:首頁 > 報刊網信 > 林草產業 >

最高畝產803.59公斤 湖南祁陽15萬畝再生稻進入豐收季

發布時間:2023-08-26 23:12:29  來源:中國新聞網

連日來,湖南省永州市祁陽市15萬畝再生稻進入收割季,農業技術人員現場隨機抽取、測產驗收,頭季最高畝產803.59公斤。農戶們搶抓晴好天氣,抓緊收割頭茬再生水稻,確保顆粒歸倉,不誤二茬收成。


  在祁陽文明鋪鎮碧芝塘村再生稻種植示范基地,金黃色稻谷隨風飄揚,一串串顆粒飽滿的稻穗散發著陣陣稻香,一臺臺收割機開足馬力馳騁田間。


  看著一車又一車滿載稻谷的車輛從田里開出,再生稻種植大戶李江華眼里滿是喜悅。去年,李江華首次種植再生稻,因不懂技術,在收割頭季稻時,稻稈留得太高,導致再生稻二茬出穗營養不夠,產量較低。今年,在農技人員的現場指導下,他收割稻稈保持35厘米,減少稻稈過高導致的營養浪費,為再生稻二茬增收提供了技術保障。


  “今年再生稻頭季稻比去年要增產50斤每畝左右,今天割完頭季稻之后,明天就施點肥,要比雙季稻節約很多成本,產量基本上跟雙季稻持平,每畝增效600元。”碧芝塘村種糧大戶李江華說。


  再生稻是水稻種植的一種模式,也就是種一茬收獲兩回的水稻。早熟中稻收割之后,利用稻樁上存活的休眠芽,在適宜的水分、養分和溫度、光照等環境條件之下,再長一茬水稻,再收一季。這種種植模式可以實現“一種兩收”,具有產量高、生育期短、效益高等優點,深受廣大農戶和種糧大戶的青睞。


  “今年我們利用全市高旱田和深泥腳田,統一推廣‘一季+再生種植’模式,通過統防統治和肥水管理,全市的‘一季+再生’長勢良好。”祁陽市農業農村局總農藝師曾粹林說。


  李江華由于常年跟水稻打交道,種植經驗越來越豐富。今年他除了請教農技人員如何提高畝產外,還在化肥減量、除草防蟲等課題上下足了功夫,進一步降低種植成本,提高每畝的收入。李江華說,只有讓農民朋友們看到實打實的效益,才能更好地推廣再生稻的種植。


  今年,祁陽市積極引導農戶選擇適宜再生稻品種,全市再生稻種植面積共16萬畝,同時還建立農技人員定點聯系服務制度,組織220多名農技員在關鍵農時季節深入一線,分工包點,開展技術指導培訓,確保糧食增產農戶增收。


6CDD8C2F-1588-49A9-A637-C00B4EC03CC4.jpeg

作者:何艷飛 馮骎責任編輯:許婧
我要評論
登錄 | 注冊 需要登陸才可發布評論
直播共享平臺 家居百強 天格-中國高端實木地板 圖森 生活家地板 美格機械
  • 關于我們
  • 招聘英才
  • 服務項目
  • 聯系我們
  • 法律聲明
  • 網站地圖
  • 品牌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