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登錄 | 注冊
您的位置:首頁 > 報刊網信 > 林草產業 >

聚焦中國竹鄉的振興探索:林下生“金”繪就致富路

發布時間:2023-08-08 19:51:58  來源:中國新聞網

“景溪村位于黃浦江源頭,生態好,我們在保護竹林的基礎上挖掘林下經濟,發展生態旅游和農家樂。”在浙江省安吉縣報福鎮景溪村,該村黨總支書記、村委會主任黃大偉告訴記者。


  “川原五十里,修竹半其間。”浙江省安吉縣享有“中國第一竹鄉”的美譽,也是“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的誕生地。近年來,安吉將生態優勢轉化為高質量發展優勢,走出一條“綠色共富”路。


  走在景溪村平坦寬闊的柏油馬路上,兩側竹海延綿,村民傍水而居,中間流淌千年的景溪潺潺而去,溪澗霧氣氤氳,漂流、劃船、沖浪池、螺旋滑梯、快樂水屋、沙灘排球……游客們在溪間嬉戲玩耍。


  安吉縣景溪村,位于天目山北麓,緊鄰浙北大峽谷,依托豐富的天然資源,這里村莊農家樂旅游已成氣候,景溪兩岸農家樂、民宿成片毗鄰,來自滬蘇杭的游客絡繹不絕,晚上還有美食夜市。在“縣強、民富、景美、人和”的發展思路下,景溪村將竹林保護與旅游業開發相結合,帶動村民在“家門口”增收致富。


  數據顯示,景溪村2022年村集體收入900余萬元,經營性收入213萬元,有農家樂和民宿近60家,帶動村里100多人,農家樂、民宿戶均收入超過50余萬元。


  將綠景變“錢景”,景溪村可謂是頗有“心得體會”。


  黃大偉告訴記者,景溪村村域總體面積為11.7平方公里,山林面積達10.7平方公里,而其中的80%都是毛竹林。早些年前,在竹材銷售價格持續下滑、采伐人工成本不斷上升的雙重壓力下,村民經營竹山無利可圖,不僅70%的毛竹林出現拋荒現象,村民也面臨家門口就業難的困境。


  “利用好生態優勢,我們開始追求更加高品質的業態,摒棄城市里大家司空見慣的生活方式,提高鄉村村民生活品質,讓來這里的人流連忘返。”黃大偉說,近些年,在“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指引下,村莊不僅科學經營林地、發展起生態旅游業,還成立了景溪福林毛竹專業合作社,充分利用林下土地資源和林陰優勢,從事林下種植、養殖等立體復合生產經營,打造林下生“金”的生態農業模式。


  “下一步,我們將整合景溪村1.2萬多畝的竹林資源,建設林下自然研學基地,讓村莊更有活力。”黃大偉介紹,2018年,在政府支持下,景溪村成立福林毛竹專業合作社發展林下經濟,種植菌菇、筍竹、黃精等林下經濟作物達一千余畝,并吸引游客參與挖筍、菌菇采摘、野果采摘等森林旅游體驗活動,合作社成立至今的四年時間,為村民帶來了每年每戶近萬元的分紅。


  擁有80多萬畝的浙江安吉竹文化底蘊深厚,發源于這里的梯田式筍竹兩用林培育技術已經有1100多年歷史。早在清乾隆年間《安吉州志》就有關于毛竹栽培的記載。


  改革開放以來,安吉先后建成中國竹子博覽園,創辦全國首個毛竹科技示范園、首家竹樂器生產企業,孕育中國最早的竹材現代加工產業。


  “我們把竹產業作為安吉最重要的富民產業,不斷探索竹林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創新推出了竹林碳匯、以竹代塑等系列舉措。”安吉縣林業局相關負責人表示,安吉的竹產業總產值近200億元,以全國1.8%的立竹量,創造了全國近10%的竹業總產值。


  借綠生金,景美民富。眼下,安吉縣正將高品質的“綠”轉化為源源不斷的“富”,助推鄉村振興。


8.8-4.png

作者:胡豐盛 劉虹雨責任編輯:許婧
我要評論
登錄 | 注冊 需要登陸才可發布評論
直播共享平臺 家居百強 天格-中國高端實木地板 圖森 生活家地板 美格機械
  • 關于我們
  • 招聘英才
  • 服務項目
  • 聯系我們
  • 法律聲明
  • 網站地圖
  • 品牌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