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登錄 | 注冊
您的位置:首頁 > 報刊網信 > 林草產業 >

內蒙古阿魯科爾沁旗:一棵草開啟產業發展之路

發布時間:2025-06-16 09:44:56  來源:新華社

驅車行駛在內蒙古赤峰市阿魯科爾沁旗草業核心區的路上,道路兩側是蔓延開的綠色草原,大型自走式節水噴灌機噴灑出細細密密的水霧。在陽光照射下,這片草原呈現出朦朧之美。很難想象,這滿眼的綠色此前是一片茫茫荒漠。

阿魯科爾沁旗草業核心區地處科爾沁沙地邊緣,曾是一片草場沙化退化非常嚴重的沙區,植被覆蓋率不足10%。

2008年,阿魯科爾沁旗第一個沙地節水灌溉紫花苜蓿種植項目試驗成功。此后10多年間,高效節水灌溉多年生優質牧草項目開始在重點沙化退化草原地區推廣開來。

截至目前,阿魯科爾沁旗優質牧草種植面積已達近70萬畝,年產商品草約65萬噸。阿魯科爾沁旗也在2013年被中國畜牧業協會草業分會授予“中國草都”稱號。

50d4f49fd2983084ce648a8f347655f.jpg

赤峰市阿魯科爾沁旗境內的自走式噴灌機在為牧草澆水(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彭源 攝

曾經的滿地黃沙已是綠波如海,植被覆蓋率達95%以上。“草原沙化退化得到有效遏制。”阿魯科爾沁旗草業示范園區管理委員會主任蘇勝坤說,“從野生牧草畝產量35公斤到苜蓿草畝產量800公斤以上,園區單位草場載畜量翻了數十倍,解決了當地130萬頭只牲畜的牧草缺口問題,減輕了全旗1560萬畝天然草場載畜壓力。”

優質牧草也吸引了首農普瑞牧、北京綠田園等20余家國內外知名企業進駐阿魯科爾沁旗從事牧草種植和草產品加工,相關產品銷往華北、東北等地,成為國內乳業龍頭企業重要的飼草供應基地。

路邊,一個龐大的、極具科技感的氣膜倉突然出現在一望無際的草原上,仿佛一幢來自未來的建筑。在這個長225米、寬120米的牧草氣膜倉里,存儲著去年收割回來的紫花苜蓿和燕麥草。氣膜倉里的青草香,令人心曠神怡。

“這個氣膜倉可以理解為牧草‘銀行’,收割的牧草可以存在這里,需要時再取出來,價格合理時再出售,可以提高優質牧草市場競爭力,助力農牧民增收致富。”阿魯科爾沁旗MAP技術服務中心負責人蔡小波說。

阿魯科爾沁旗MAP技術服務中心與當地合作社合作,將分散土地整合為集中連片的大規模農田,實現統一規劃和統一管理,提高了土地利用效率。

草產業發展也促進了養殖業和奶產業發展。2014年,澳亞集團(新加坡)投資控股有限公司進駐阿魯科爾沁旗,先后建成3座萬頭以上規模化奶牛養殖場和1座萬頭以上規模化肉牛場。

“優質草源是企業落戶最大的吸引力。”赤峰澳亞現代牧場有限公司副經理龐志亮說。

在龍頭企業帶動下,阿魯科爾沁旗目前已有奶食品加工企業8家、傳統加工坊231家,從事奶食品傳統加工技藝牧民1500余人,奶食品年交易額達1億元。


作者:王春燕、彭源責任編輯:胡萌萌
我要評論
登錄 | 注冊 需要登陸才可發布評論
直播共享平臺 家居百強 天格-中國高端實木地板 圖森 生活家地板 美格機械
  • 關于我們
  • 招聘英才
  • 服務項目
  • 聯系我們
  • 法律聲明
  • 網站地圖
  • 品牌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