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竹溪縣近年充分發揮竹溪生漆、黃連、竹器等悠久傳統產業潛力優勢,積極傳承非遺文化,發展壯大林業產業。目前,全縣已建立12個非遺工坊,培育“非遺+林藥”“非遺+康養”“非遺+旅游”等多種產業新業態,2024年非遺相關產業營收達5.2億元。
張曉蓮是竹溪縣漆藝非物質文化遺產第四代傳承人,她依據不同季節采割的生漆特性,將其精準應用于不同漆器制作工序和場景。還推出了漆藝體驗游,讓游客參與采漆、制漆、髹飾全過程。成立漆藝工坊,2024年工坊接待5000多名研學游客,手制漆藝擺件被列為“竹溪禮物”。同時,她還組織開設了漆藝工作室,每年培訓30余名漆藝傳承人。發展種植生漆林1000多畝,每年產漆1000公斤,通過定制家具擦漆、編制、木藝、漆藝修復等手工創作,帶動20戶村民就業,戶年均增收5000元,年輻射聯動效益超過500萬元。
“竹溪漆器趕漆技藝”被列入湖北省第七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竹溪縣漆樹林基地已達到13萬畝,出臺了《竹溪縣生漆產業示范基地建設獎扶辦法》,對面積達到100畝、帶動50戶以上漆農增收的生漆種植市場主體給予獎扶。此外,還與科研機構、大專院校、非遺保護機構開展合作,為生漆產業發展培養和儲備人才,重塑生漆“金字招牌”。經過發展,竹溪先后涌現出張曉蓮等一批行業代表人物,為傳承漆藝非遺產業奠定基礎,培養青年漆藝接班人。目前,竹溪縣100畝以上生漆產業基地達133個,漆藝青年傳承人100余人,有力地推動了“生漆+文旅”融合發展。
竹溪地處秦巴山區,擁有“華中藥庫”之稱,黃連、重樓、獨活等中藥材資源豐富。竹溪縣豐溪鎮的林下種藥大戶劉才可將黃連加工技藝與竹溪綠茶炒制這一非遺技藝結合,開發出黃連茶、黃連精油等衍生品。他的林下專業合作社覆蓋豐溪鎮17個村,發展社員127戶,林下藥材種植總面積達5萬多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