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昔,粵東北山區梅州市平遠縣石正鎮馬山村一度被稱為“懶漢村”。如今,隨著一片葉子的出現,激活了一方產業,帶動了一方百姓,在粵東北山區鋪就了一條共同富裕的“幸福路”。
這片神奇的葉子就是梅片樹,其主要提取物是天然冰片(右旋龍腦),被廣泛用于南藥之中。過去很長一段時間,我國的天然冰片嚴重依賴進口,價格昂貴。隨著廣東陸續出臺政策推廣林下經濟,梅片樹在廣東粵東北廣泛種植,助力鄉村振興。
告別“懶漢村” 梅片樹鋪出共同富裕路
粵東北山區的平遠縣石正鎮馬山村的大山深處,連綿的梅片樹向遠處延伸。在馬山村及周邊,種植梅片樹的林農共有130多戶,約占500多戶村民的1/4,梅片樹逾千畝。這個村曾以挖煤為主業,廣東關閉小煤窯之后,很多人游手好閑,被稱為“懶漢村”。2013年-2014年,在當地政府引導下,通過企業帶動該村發展梅片樹種植,經過3年的成長期,2017年林農普遍每畝收入1700-1800元。
廣東三結合模式 助力天然冰片進口替代
梅片樹要賣給誰呢?華清園科研團隊成功研發梅片提取提純專利設備,梅片樹提純的右旋龍腦純度可達99.99%。目前,全國能生產梅片的企業全國僅3家,廣東僅有華清園一家。華清園創新“公司+基地+農戶”模式,調動林農的積極性種植更多的梅片樹。華清園與林農簽訂了保價協議,所有種植的南藥梅片一定要賣給公司;公司一定要收購;收購價格只漲價不降價,梅片樹的新鮮枝葉從最初的1200元/噸漲至1400元/噸,再漲到1600元/噸,解決了種植林農的風險問題。
在這樣的保障機制下,目前,平遠梅片樹原料林3萬多畝,產值達2.5億元。而根據規劃,至2030年,梅片樹種植面積可達10萬畝,將建成全國最大的梅片樹原料林種植基地,屆時產值或將突破50億元。這意味著,梅片樹的種植面積將在整個梅州市鋪開。此外,與平遠縣相鄰的福建省、江西省部分縣區,已開始種植梅片樹。
一二三產融合發展 開啟鄉村振興之路
怎樣實現梅片樹種植面積達10萬畝的目標呢?相關部門與企業計劃一二三產融合發展,開啟鄉村振興。2020年8月底,經政府部門篩選,平遠縣37個村級集體經濟試點村與華清園舉辦了村企共建梅片樹種植基地項目的簽約儀式,計劃在3年內推動年收益5萬元以下的集體經濟薄弱村走向強村富民之路。
根據協議,37個試點村將按每百畝出資50萬元額度籌資,分別以村經濟聯社名義入股華清園全資子公司——圣藥公司,種植100畝梅片樹。圣藥公司通過集約土地建設梅片樹種植基地,利用試點村基金,做好基地建設管理,并每年按標準支付投資收益。
政策加碼 林農可用貼息貸款種植梅片樹
2020年6月,廣東省林業局出臺了關于促進林業一二三產業融合創新發展的指導意見,重點抓好中藥材、竹和油茶3大林業特色產業基地建設,鼓勵種植梅片樹等南藥品種。根據規劃,到“十四五”期末,全省林業產業總產值達10000億元以上。
近年來,作為廣東省內的國家林業重點龍頭企業之一,華清園帶動了梅片樹種植熱潮。為了進一步推進梅片樹的種植面積,調動農戶的種植積極性,有關部門、金融機構也進行了合作,通過政策加碼實現林下經濟的高質量發展。目前,運用銀行貸款+政府貼息+農民種植+企業保價收購的模式正在實施當中,平遠縣很多農民通過土地入股參與經營實現家門口就業,預計能帶動多6000戶林農參與,首期已經完成貸款5000萬元。
上一篇:加格達奇林業局金蓮花產銷兩旺
下一篇:寧夏枸杞現代產業學院掛牌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