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陜西省寶雞市鳳縣雙石鋪鎮馬家山村的花椒園里,“咔嚓咔嚓”的剪樹聲、“突突突突”的施肥機聲和“轟隆轟隆”的犁地聲此起彼伏,構成了一曲別有韻味的深冬“交響樂”。這首“交響樂”的“指揮者”是鳳縣雙石鋪鎮梅花瓣花椒種植專業合作的朱寶平,而“演奏者”則是合作社農事服務隊的20多名工作人員。由于技術過硬、口碑良好,這支農事服務隊入冬后就沒閑下來過。
當天,山里的氣溫已經下降到了零下,冷風吹得人伸不出手。一大早,朱寶平就帶著大伙兒在園子里忙開了。“這片果園有100多畝,我們有人剪樹,有人抹藥,還有人專門施肥犁地,大家分工明確、通力合作,沒有一個人喊苦叫累。”說起自己的團隊,朱寶平話里話外都透著驕傲,“前兩天我們還邀請了縣老科協的專家,一起給附近幾個村的果農進行冬剪技術培訓呢。”
和普通果園不同的是,這支服務隊除了剪樹和抹藥外,其他環節基本實現了機械化作業。“今天來了1臺施肥機、1臺犁地機,還有幾輛三輪車。修剪果樹的同時,運肥、犁地、施肥都不耽擱,效率特別高。”朱寶平稱,今年冬天,團隊接到了1000多畝果園冬剪管理任務,眼下大家正鉚足了勁趕進度呢。
朱寶平介紹,合作社自2016年成立至今,已經吸納了100多戶農戶,托管了400多畝花椒幼園和200多畝蘋果園。去年,在合作社的基礎上他又成立了果園農事服務隊,為周邊農戶提供果園管理、技術指導、農資購買等“一條龍”農事服務。冬春兩季是團隊最忙的時候。春季嫁接、扦插,冬季施肥、剪樹。這支由當地果農組成的果園服務隊成立一年多來,不僅把精湛的管理技術和先進的作務理念源源不斷地送到田間地頭,服務隊成員自身也收獲頗豐。
“除了自家的花椒園外,現在我一年光給別人剪樹、施肥就能掙一兩萬元。日子越過越有奔頭。”雙石鋪鎮十里店村村民簡九成是較早加入合作社的農戶之一。經過幾年鍛煉,他如今已是當地有名的花椒作務能手。
和簡九成一樣,鳳州鎮桑園村的褚軍棚也吃到了合作社和農事服務隊的紅利。“以前,由于不懂技術,果園收成一直不太好。跟著寶平干了這么長時間,我不僅學到了修剪和嫁接的技藝,自家蘋果的產量和品質也一下子上去了。”
在一片歡聲笑語中,服務隊又再次忙活起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