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山東省濟寧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按照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職責分工,堅決扛牢政治責任、堅持問題導向、強化立行立改,推動自然資源領域具體任務落地落實。
一、堅持以系統修復治理為重點,大力提升沿黃生態功能區保護水平。成立自然資源和規劃領域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工作專班,印發自然資源和規劃領域《“十四五”推動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實施方案》,明確“十四五”18項重點任務、2022年度8項具體措施。啟動《濟寧市山水林田湖草生態保護修復工程實施方案》編制,印發《濟寧市“十四五”期間歷史遺留礦山修復治理實施方案》《關于創建2022年度市級林長制示范鄉鎮的通知》,已完成尼山區域國家國土綠化試點示范項目荒山造林3.9萬畝、沿黃生態廊道建設127公里,完成塌陷地治理2443畝,整治完成黃河灘區4處增減掛鉤項目節余指標270畝;塌陷地治理、耕地保護、濕地恢復、礦山修復、造林綠化各要素單元爭取上級各類資金1.2億元,位居全省前列。
二、堅持以國土空間規劃為指引,統籌黃河流域空間保護利用格局。聚焦國家重大戰略,銜接魯南經濟圈、淮河生態經濟帶等發展規劃,突出規劃引領力,穩步推進國土空間規劃編制工作。今年以來,完成了“三區三線”第三輪試劃,初步劃定耕地保護面積739.7萬畝、永久基本農田654.2萬畝、生態保護紅線198.6萬畝、城鎮開發邊界180.1萬畝;深化形成《濟寧市都市區發展研究及行動計劃》,著力將濟寧都市區打造成全國都市區建設的示范城市。完成9個縣市區71個項目9763畝“兩規一致性”處理,保障了重點項目、民生項目落地建設,推進沿黃產業高質量發展。
三、堅持以違法用地整改為抓手,堅決筑牢黃河流域生態安全屏障。充分發揮全省衛星節點等技術平臺優勢,建立空天地一體化自然資源監測監管系統,一月一查一清,堅決管住黃河“水池子”。加強自然災害預警,實現10個林場視頻監控全覆蓋、28個森林防火重點鄉鎮隊伍全落實、525個卡點值班值守全天候、74個地質災害隱患點定期巡查全到位。保障森林資源生態安全,建立12部門執法聯勤聯動機制,開展“綠盾行動”“清風行動”,嚴厲打擊違規侵占自然保護地、破壞野生動物資源行為。深化“田長制”工作,完成補充耕地2.28萬畝,2021年度衛片違法用地比例降至1.8%,力爭違法占用耕地“清零”。
上一篇:廣東省市聯合開展送科技下鄉活動
下一篇:重慶:做優生態本底 激發綠色動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