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天山東部國有林管理局以推動林業高質量發展為目標,加大生態修復、森林資源保護力度,森林資源培育、森林防(滅)火聯防聯動機制、預算執行和項目管理、解決歷史遺留問題、全面推行林長制、保護野生動物、林業有害生物防治、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與鄉村振興等多項重點工作成效顯著。
全年工作以重點帶動全局,為天山東部林管局實現“十四五”良好開局奠定了堅實基礎。
森林資源培育取得新成效。科學編制《天東林管局天然林保護修復“十四五”規劃》《天東林管局森林資源管護管理辦法》,建立“五級”森林資源管護模式。召開后備資源培育推進現場會,總結經驗、破解難題。投入1875萬元完成人工造林1.25萬畝,春季造林成活率達到90%以上,高質量完成森林撫育10萬畝。
森林防(滅)火聯防聯動機制取得新成效。積極爭取中央和自治區項目資金,累計投入森林防火資金3700余萬元,建立高空云臺61個、火源管控卡點41個;用足用好森林防火“七九”工作法,修訂完善森林防(滅)火聯防聯動機制,積極協調新疆森林消防總隊、駐地縣市應急分隊適時靠前駐防720人次;聯合駐地政府有關部門開展森林防火演練共89次。
預算執行和項目管理取得新成效。制定《天東林管局機關財務管理辦法(試行)》,匯編天東林管局資產管理制度手冊;及時下達2021年各項預算資金。截至2021年底,落實中央和自治區財政資金3.27億元,支出資金2.65億元,支出進度為80%,同比增長16%。
解決歷史遺留問題取得新成效。結合黨史學習教育“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成立工作專班,主要領導掛帥,制定可行性工作方案,分類建立臺賬。按照先易后難、分類解決原則,解決歷史遺留問題86個。264名符合條件的退休人員養老轉接工作取得階段性進展。
全面推行林長制取得顯著成效。探索工作新模式,制定《昌吉州和天東林管局林長制聯動機制》等12項工作制度,與昌吉州林長制辦公室召開首次聯席會議。全年深入林區開展巡林128次,督促整改問題51個,推動林長制工作再上新臺階。加強森林資源監管,對局屬分局2021年森林督查圖斑排查整改、打擊毀林專項行動進行督導檢查,完成整改上報63個違法圖斑和森林督查疑似圖斑89個,查處林業行政案件16起;完成71個林草生態綜合樣地監測評價。
更大力度保護野生動物。加強保護野生動物的日常巡護,積極開展“清風行動”,強化源頭管理。全年開展執法檢查3300余人次,出動車輛764臺次。扎實做好陸生野生動物疫源疫病預警監測和雪豹調查監測保護工作。完成烏魯木齊南山和烏魯木齊板房溝兩個分局濕地公園建設竣工驗收準備工作,野生動物保護和濕地保護工作均得到加強。
強化林業有害生物防治。編制《重大危險性林業有害生物專項調查方案》,印發《重大林業有害生物防控應急預案》,扎實開展重大危險性林業有害生物和松材線蟲病春季專項普查。全年林業有害生物成災率控制在0.3%以下、測報準確率達到90%以上、種苗產地檢疫率達到100%、無公害防治率達到85%以上。
促進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該局印發《鞏固拓展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措施方案》,嚴格落實“四不摘”政策。選派24名優秀干部替換“訪惠聚”駐村工作隊、第一書記、南疆雙語支教老師開展工作;先后抽調90余名懂林木管理、病蟲害防治、林果嫁接等專業技術骨干組成志愿服務隊,派出7批次21人次深入駐村點開展志愿服務;采取“832”平臺、直購、“政銀合作”“政企合作”等多種方式,通過農行扶貧銷售平臺、荒野新疆企業聯盟發起的疆內志愿者直銷農產品等方式銷售采購農產品51萬元。
上一篇:江西省林業局持續做好“放管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