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中下旬來,隨著氣溫逐步回升,沙蔥螢葉甲陸續孵化出土,對草原上返青早的沙蔥等蔥屬植物危害顯現。為有效降低災害損失,內蒙古自治區錫林郭勒盟、烏蘭察布市、包頭市等重點盟市以“五個強化”為抓手,持續完善“政府主導、部門主抓、牧民參與”的群防群治工作機制,扎實有序推進草原沙蔥螢葉甲防控工作,目前已完成防治267.24萬畝,防控工作取得明顯成效。
一是強化組織領導。3月份,自治區印發《內蒙古自治區2025年林草有害生物防治工作要點》,要求各地認真抓好落實,確保全年任務全面完成。自治區林草有害生物防治檢疫總站站長、烏蘭察布市林草局局長深入四子王旗防控一線了解發生及防控情況,要求市、旗加強資金、物資協調,統籌推進防控工作,努力降低災害損失。
二是強化監測預警。依托“自治區-盟市-旗縣-草管員”四級監測預警體系,認真做好沙蔥螢葉甲孵化出土、蟲口密度、危害范圍等監測調查,密切注視其發生發展動態,科學研判防治適期。發揮農牧民“前哨”作用,發現“小黑蟲”及時上報,當地草原防治機構現場核查統計。采取農牧民“業余”上報+防治機構專業調查監測模式,減少了遲報、漏報、謊報現象,提高了預報時效性和準確性。
三是強化綜合防治。生物防治方面 ,采用植物源農藥苦參堿進行防治。物理防治方面,在沙蔥螢葉甲化蛹期,通過“翻燒帶蛹牛糞”,降低蛹存活率。施藥方式方面,強化因地制宜、精準防控,嚴重區域采用飛機(無人機)防治,危害集中區域采用大型噴霧器械或背負式噴霧器,危害分散區域采用大型噴霧器械。目前,全區累計投入防治藥劑58.83噸,出動勞力2342人次、技術人員829人次,動用飛機51架次、大型噴霧器1752臺次、中小型噴霧器1672臺次、車輛522輛次。
四是強化技術指導。4月來,自治區林草有害生物防治檢疫總站先后派出3個指導組,深入錫林郭勒盟、烏蘭察布市、包頭市等重點地區,開展林草生物災害安全管控工作,并實地查看沙蔥螢葉甲齡期、蟲口密度、危害面積等情況,了解解決監測和防控工作中存在的問題,督促各地落實落細防控措施,有效控制災情擴散。錫林郭勒盟、烏蘭察布市、包頭市多次派出技術指導組,深入鑲黃旗、蘇尼特右旗、四子王旗、達茂旗等地,專業指導沙蔥螢葉甲防控工作。
五是強化宣傳培訓。自治區林草有害生物防治檢疫總站聯合內蒙古農業大學、烏蘭察布市林草局,在了解害蟲生活習性的基礎上,組織四子王旗蟲害發生區的1200余名農牧民“翻燒帶蛹牛糞”,示范帶動群防群治。全區12個盟市利用“4·15”全民國家安全教育日和“5·12”國家防災減災日(周),通過拉條幅、立展板、現場講解、發放宣傳冊、推播短視頻等形式,認真開展林草生物災害發生危害及防控成效宣傳,營造齊防共治的良好社會氛圍。
下一步,內蒙古將進一步重點關注蔥屬植物建群草場蟲情發展動態,加強監測調查,強化綜合防控,鼓勵動員農牧民通過“翻燒帶蛹牛糞”做好自家草場蟲害防控,努力降低種群密度,保障草原生態環境與畜牧業生產健康穩定可持續發展。
下一篇:廣東河源民間林長植樹添新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