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登錄 | 注冊
您的位置:首頁 > 中國紅木 > 紅木雅韻 >

紅木故事|紅木家具這點事

發布時間:2020-04-22 17:08:05  來源:《中國林業產業》雜志

1-80_20200422140754144991.png


在漫長的紅木家具歷史長河中,無論在史料中,或是在民間,都曾出現過各種各樣的家具故事、傳說和趣聞,它們不同的反映出特定時代、民族、地域的文化背景,沉默而從容的直抒社會的興衰,見證歲月的滄桑。


榻的典故


歷史上關于榻有很多故事,最典型的故事就是宋太祖趙匡胤。陳橋兵變,黃袍加身以后,趙匡胤心里老是忐忑不安,所以,他非常惆悵擔心,擔心之中說出了“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酣睡”。這個榻呢,顯然就是用來睡覺的。

跟榻相關的有一個詞是我們今天還在使用的,叫“下榻”,就是出差。異鄉遇友,兩個人寒暄時,總有句:“您在哪兒下榻呀?”。

東漢有一個名臣陳蕃,他性情耿直,是一個非常廉政耿直的官,他喜歡結交有氣節的人,并專門設榻招待。他不認可的人,絕對不予理會,他認可的人,便以專榻相迎。這榻平時是掛在墻上的。一來了重要的客人,就是他喜歡,他認可的人,他就把這個榻從墻上拿下來,供客人睡覺,所以叫“下榻”。如果當時他掛一床在墻上,說不定現在就叫“下床” 了。

 

八仙桌的傳說


八仙桌的起源已經無從考究,但是,民間有很多關于八仙桌的美好傳說。一張小小的八仙桌凝聚起了時代的民俗文化、反映出古代勞動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無可匹敵地閃耀于兩千年的紅木家具歷史之中。

相傳,有一布依人家辦喜事,沒有桌子, 吃飯時只能用木頭或石板擺在外面吃,大熱天,就曬得滿頭大汗,到了雨天,就淋得全身濕。

一天,有一家娶媳婦,中午擺飯時太陽變得火熱起來,蹲在地上吃飯的親戚朋友們個個被曬得滿頭大汗,但剛擺了兩輪,天上烏云滾滾,下起瓢潑大雨來,地上的飯菜被雨淋得吃不成。大雨剛過,來了一幫人,自稱是這家遠方親戚,一人騎驢,一人拄拐,仔細一數共八人, 見地上的飯菜被雨淋得吃不成,來吃酒的親戚們也被淋得不成樣子,便問主人家,為何不擺在屋里吃,主人說,石板太重,不便搬動,木頭在屋里又順不轉,大家無法聚在一起,只能在外面將就些。幾位遠方的“親戚”問明緣由后,一合計,決定為好客的布依人家創造一個好的辦酒環境,讓親戚們能舒舒服服地坐在屋里吃飯,不遭日曬雨淋。

后來布依人家就稱這種桌子叫“八仙桌”, 凡是辦酒或親戚朋友來,都用這種桌子擺飯吃酒。為了紀念八仙的功德,平時有了好酒、好菜,布依人家都要先擺在八仙桌上,表示對八仙的祭祀。

 

太師椅的典故


在中國古典紅木家具中,有一種以官銜命名的家具十分特別,這就是“太師椅”。太師椅興于北宋,以后在宋元明清的史書、名人筆記以及現今流行的幾部有影響的辭書中均有記載和描述。到底什么樣的椅子才叫太師椅?太師椅的名稱又從何而來呢?

有關太師椅名稱的最早記載見于宋代張端義的《貴耳集》。書中提到“今之交椅,古之胡床也,自來只有栲栳樣,宰執侍從皆用之。因秦師垣宰國忌所,偃仰,片時墜巾。京伊吳淵奉承時相, 出意撰制荷葉托首四十柄,載赴國忌所,遺匠者頃刻添上。凡宰執侍從皆用之。遂號太師樣。”

文中提到的秦師垣,即當時任太師的大奸臣秦檜。這段記載明白無誤地告訴我們,秦檜坐在那里一仰頭,無意中頭巾墜落,當時有個官員叫吳淵,很有眼力見兒,喜歡拍馬屁,趕緊把頭巾撿起來給秦檜戴上。隨后便命人制做了一種荷葉托首,由工匠安在秦檜等人的椅圈上。太師椅由此產生,有趣的是,岳飛的孫子岳珂在《桯史》中也提到秦檜與太師椅的種種瓜葛,并將帶有荷葉托首的交椅明確稱為“荷葉交椅”、“太師交椅”,為張瑞義的說法提供一個佐證。

明代時,“太師椅”之名仍很流行。到清代,就把屏背式扶手椅稱為太師椅,除了對使用這種椅子的官宦、長輩們表示尊敬外,還因為這種椅子多用獅子紋作裝飾,稱其為太師椅也就不足為奇了。

 

官帽椅的故事


官帽椅以其造型酷似古代官員的官帽而得其名,分南官帽椅和四出頭式官帽椅兩種。

官帽椅當然不是可以掛帽子的椅子,那樣對古時候道貌岸然的官兒們來說就太有失體統,大礙官儀了。官帽椅的形制早在宋代就已經基本定型。很多朋友都知道宋代的“官帽” 都是后高前低的形制,和從側面看官帽椅的樣子非常相似,故而得名。

而古代冠帽式樣很多,但為一般人所熟悉的是在書中和舞臺上常見的,亦即明王圻《三才圖會》中附有圖飾的幞頭。幞頭有展腳、交角之分,但不問哪一種,都是前低后高,顯然分成兩部。倘拿所謂官帽椅和它相比,尤其是從椅子的側面來看,那么扶手略如帽子的前部,椅背略如帽子的后部,二者有幾分相似。也有人認為椅子的搭腦兩端出頭,像官帽的展腳(俗稱“紗帽翅”),故有此名。其說似難成立。因官帽椅的進一步區分即有“四出頭”(搭腦和扶手都出頭)和“南官帽”之別。

在古時眾多的傳統古典家具中,官帽椅是以其高大、簡約、線條流暢著稱的。雖然它的椅面、腿等下部結構都是以直線為主,但是上部椅背、搭腦、扶手乃至豎棖、鵝脖都充滿了靈動的氣息,幾百年來如潺潺流水緩緩地流淌,端莊、大氣,而且結構很符合人體工程學。不管在古在今,在廳堂在書房,無一不體現從容坐鎮,安定祥和。

作者:朱子桐責任編輯:游娜
我要評論
登錄 | 注冊 需要登陸才可發布評論
直播共享平臺 家居百強 天格-中國高端實木地板 圖森 生活家地板 美格機械
  • 關于我們
  • 招聘英才
  • 服務項目
  • 聯系我們
  • 法律聲明
  • 網站地圖
  • 品牌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