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登錄 | 注冊
您的位置:首頁 > 文化旅游 > 旅游文化 >

國家森林步道,讓自然體驗更美好

發布時間:2021-11-22 09:28:20  來源:中國綠色時報

國家森林步道是自然精華聚集地,穿越眾多名山大川和典型森林,形成了最具中國特色的森林美景集群,并在自然教育、自然休憩、文化傳承、改善民生等方面發揮著積極作用。


2015年,原國家林業局決定以大山區、大林區為主要依托構建我國國家森林步道體系,12條國家森林步道通過論證陸續公布。隨著持續開展科學普及和宣傳推介,不斷加強標準化建設和人才培訓工作,各地積極推動國家森林步道建設,國家森林步道社會認可度越來越高。2018年,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了《鄉村振興戰略規劃(2018-2022年)》,要求在貧困地區建設一批國家森林步道。2019年,“森林步道”寫入新修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森林法》,并明確將其定性為直接為林業生產經營服務的工程設施。


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沉浸式體驗大自然已成為一種快速增長的社會需求。據統計,我國的戶外運動愛好者已超過1.3億人,每年長距離徒步穿越森林的人群在2000萬人以上。而我國目前長距離徒步旅行還基本停留在民眾自發組織階段,沒有成型的步道體系,沒有規范的服務保障體系。


長距離徒步旅行是經濟社會發展到一定水平后的必然產物,鑒于我國人口基數龐大、經濟持續快速發展,預計長距離徒步旅行市場需求驚人,并成為生態旅游新的增長點。


借鑒國際經驗建長距離步道體系


如何滿足公眾長距離徒步的美好體驗需求?在這方面,有很多成熟的國際經驗可以借鑒。在歐美國家,建設國家步道已有百年歷史,在步道建設、管理、運行、社會資源利用、制度化標準化建設等方面卓有成效。


國家步道屬于一個比較寬泛的概念,是指在自然和人文資源相對集中、生態系統完整性、原真性較好的區域,將一系列重要景區相串聯,為人們提供自然與文化體驗、生態教育、康體休閑等機會,并由國家相關部門負責管理的步行廊道系統。國家步道的主體是長程步道,如美國2/3的國家風景步道和國家歷史步道長度約在1600公里以上。長程步道串聯起多樣化的地貌、豐富的森林景觀,是徒步者挑戰自我、突破自我、樹立自信的絕佳途徑,是徒步者與步道沿線居民文化與經濟交流的重要紐帶,也是培養國民敬畏自然、尊重歷史的有效方式。


美國于1921年啟動建設第一條國家步道——阿帕拉契亞國家風景步道,1937年建成,全程3200公里。歐洲的第一條步道是匈牙利的“國家藍色步道”,建于1938年,全程1128公里。英國于1965年建成第一條國家步道——奔寧步道,全程429公里。歐盟成立后,歐洲徒步協會各成員國共同建立了跨國步道體系,鼓勵民眾跨境行走,以促進歐洲各國之間的聯系和相互了解。目前步道數量已達到12條,穿越大部分歐洲國家,全程6萬余公里。


時至今日,多國已基本形成國家步道網絡,并擁有較高的分布密度,英國、美國、加拿大的國家步道密度分別達到每萬平方公里160公里、100公里、60公里。以加拿大大步道為例,全程2.4萬公里,從大西洋到太平洋最后到達北冰洋,穿過加拿大所有省和地區,80%的加拿大人驅車30分鐘即可到達大步道。一些國家還在法律層面確立了國家步道的地位,如美國早在1968年就頒布了《國家步道體系法案》,美國國家公園管理局曾把步道定性為“具有保護價值的線性廊道”,認為它是與國家公園、國家海岸同等重要的保護單元。


國家步道已成為眾多歐美國家基礎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國家形象的重要組成元素,肩負著生態教育、遺產保護、文化傳承、休閑服務、經濟增長等諸多使命的自然與文化綜合體。國家步道體系為民眾提供了富有想象力的回歸自然和探索自然的機會,所以民眾對徒步活動一直充滿熱情。以美國為例,每年阿帕拉契亞國家風景步道的徒步者有200萬-300萬人。自該步道建成以來,有超過1.5萬人走完了3200公里的全程。


建設國家森林步道獲各界支持


我國的國家森林步道是在認真學習借鑒國外國家步道發展成就的基礎上推動起步的。國家森林步道主要以大山區、大林區為依托,同時包括一部分草原、濕地、沙漠、海岸等。步道滿足人們深入大自然、體驗大自然的需求,是一種主要供人們徒步穿越的長距離路線。


從2017年開始,國家林業和草原局陸續公布了3批共12條國家森林步道,分別是秦嶺、太行山、大興安嶺、武夷山、羅霄山、天目山、南嶺、苗嶺、橫斷山、小興安嶺、大別山、武陵山國家森林步道,沿線途經20個省份,總里程超過2.2萬公里。其中最長的是橫斷山步道全程3300公里,最短的大別山步道全程840公里。在過去幾年中,國家林草局先后組織編制了《國家森林步道》科普讀本、《國家森林步道——國外國家步道建設的啟示》專業書籍,頒布了《國家森林步道建設規范》,啟動了全國國家森林步道中長期發展規劃,以及太行山、秦嶺等單條國家森林步道總體規劃的編制工作,通過多種途徑加強宣傳推廣和知識普及。


發展國家森林步道得到了社會各界的廣泛認可和支持。建設國家森林步道寫入了多個重要的地區性發展規劃。一些省、市、縣把推動國家森林步道作為推動區域高質量發展的新抓手。福建省把建設森林步道納入省委組織實施的鄉村振興戰略十大行動,并列入省林業局年度績效考評范圍。太行山國家森林步道濟源段、武夷山國家森林步道武平段、羅霄山國家森林步道臨湘段在內的一批國家森林步道路段,已陸續建成并正式對外開放。越來越多的企業、高校、社團等以不同方式,參與到國家森林步道的研究、推廣和建設管理中來,國家森林步道也成了各類媒體宣傳報道林草業發展的一大熱點。


實現生態產品價值的重要途徑


國家林業和草原局生態旅游管理辦公室組織開展的一次野外徒步情況和需求社會調查顯示,長距離野外徒步已走進公眾日常生活,如每年野外徒步超過10次的受訪者比例達到48.7%,有過連續徒步2-5天經歷的受訪者比例達到30.5%,甚至有過連續徒步10天的受訪者比例達到了4.9%。根據調查,89.4%的受訪者其徒步動機主要是為了接觸大自然,85.1%的受訪者更愿意在森林中徒步,在徒步過程中更愿意選擇吃農家飯、住農家屋的受訪者比例分別達到了82%、67%。有87%的受訪者表示愿意為國家森林步道的建設發展提供志愿服務。


國家森林步道建設是一個體系化工程,步道通常跨越幾個省區,且涉及道路系統、服務系統、保障系統、教育系統、景觀系統和外圍系統等多個方面的建設,建成的步道將是一條重要的生態產品價值實現途徑。除了滿足公眾快速增長的長距離野外徒步需求外,還有助于提高自然資源的合理利用水平,并成為弘揚生態文明理念、開展生態文化教育的一個重要載體,同時沿線百姓有機會通過提供餐飲住宿服務、銷售土特產品等增加收入。


2021年7月,國務院印發了《全民健身計劃(2021—2025年)》,《計劃》明確要求“制定國家步道體系建設總體方案”,建設具有中國特色的國家步道體系已提上議事日程。而國家森林步道將是我國國家步道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未來,國家森林步道將成為城市通向自然的橋梁,真正成為人們追求時尚生活的健康之路、幸福之路。


123.jpg

作者:陳鑫峰責任編輯:齊琪
我要評論
登錄 | 注冊 需要登陸才可發布評論
直播共享平臺 家居百強 天格-中國高端實木地板 圖森 生活家地板 美格機械
  • 關于我們
  • 招聘英才
  • 服務項目
  • 聯系我們
  • 法律聲明
  • 網站地圖
  • 品牌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