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廣東省林業局主辦的第二屆粵港澳自然教育季于7月中旬啟動以來,廣東樹木公園迅速響應,圍繞“大自然是最好的老師”積極開展系列自然教育活動。截至目前,累計開展了觀鳥、夜觀、植物觀察、夏令營、“林?!迸嘤柕仍趦鹊?場自然教育活動,吸引230余人參與。激發了青少年對自然的關注和興趣,為培養自然教育人才提供助力,營造了濃厚的自然教育氛圍。
7月24日,18組親子家庭在老師的帶領下,與鳥兒進行了一場親密接觸,認識了形形色色的鳥兒,聽老師講鳥兒的故事,了解鳥類的生存故事。下午,“植物鄰居-植物的朋友圈”自然教育課堂圍繞樹木生活史、樹木的作用、如何保護花草樹木等方面進行講解。“你心目中的大自然是什么?”,面對老師的提問,小朋友們紛紛舉手發表自己的看法。
夜晚悄悄降臨,廣東樹木公園公開展了兩場“黑夜小精靈”活動。工作人員各帶領16組親子家庭45人走進園區,探訪夜幕中的“小精靈”,揭開夜間大自然的神秘面紗。孩子們打著手電筒,用耳朵聽、眼睛看、手觸摸,了解小動物們的形態特點和夜間生活。讓孩子走進黑夜,聆聽夜幕下的蛙聲蟲鳴,認識喜愛夜間活動的神奇動物們,感受白熾燈光外充滿野趣的別樣世界。
7月28日,廣東樹木公園開展了“小種子、大世界”,“童享陽光·科普一夏”兩大自然教育主題活動。老師為大家講解不同形態及特征的果實,如可以沉睡上千年,依舊有生命的蓮子,長在樹干上的菠蘿蜜……
下午,老師帶領小朋友們走進生機盎然的園子里,以認識植物清單的形式,并配之老師生動地講解,直觀地了解植物身上的智慧,感受大自然的精彩。
7月31日,15位甲蟲愛好者在老師帶下,了解了絢麗多彩甲蟲的一生,尋找野外蠐螬、鍬甲、兜蟲,體驗甲蟲基礎飼養,學會欣賞與陪伴,提升孩子們的責任感。感受小生命世界的生機勃勃、熱鬧非凡、天馬行空,培養尊重自然,愛護動物的意識。
活動期間,廣東樹木公園“林?!弊匀唤逃嘤柸诤现参镒匀挥^察專業技能、手工制作、攝影技術課程,讓40余位學員重回課堂,為自己“充電”,學習植物學知識,了解植物手工制作方法、攝影技術,體會植物美學。為學員更好的參與自然教育活動提供助力。
“大自然是最好的老師,這種理論實踐相結合的體驗活動能夠培養孩子尊重生命,愛護環境的意識,對小朋友再適合不過了。”活動得到了家長的一致肯定。接下來,廣東樹木公園將繼續以第二屆粵港澳自然教育季為契機,深入踐行“大自然是最好的老師”理念,大力開展自然教育系列活動,弘揚生態文化,向青少年和自然教育從業者宣傳林業自然教育,帶領公眾領略自然魅力。
8月,廣東樹木公園將繼續開展觀鳥、夜觀、自然體驗、林希培訓等多種形式的自然教育活動,并特別開設2場“安全教育”主題活動,課程內容包括安全教育講座、“小小安全員”、“小小鑒毒師”等互動體驗,帶領大家認識不同的安全標識,了解身邊的有毒植物,讓孩子及時發現潛在危險,規避暑期健康危害。結合蝴蝶科普園資源,開展“蝴蝶樂園”主題活動3場,通過蝴蝶自然觀察、《蝴蝶歷險記》手工制作,認識蝴蝶的一生,激發參與者探究蝴蝶的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