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登錄 | 注冊
您的位置:首頁 > 林草產業 > 林草地域 >

江西興國探索竹林林下經濟發展新路徑

發布時間:2025-06-03 14:20:04  來源:林草價值網鏈

7c2049ddea99c5b315199c24f53e9db.jpg

興國縣位于江西省贛州市北部,屬典型的南方丘陵山區,全縣林地面積341萬畝、森林覆蓋率75.36%,其中竹林面積11.15萬畝。

均福山林場平均海拔800米,竹林資源豐富,擁有竹林面積1.1萬多畝,被譽為“贛南小廬山”。過去,林場只能依賴簡單的竹子采伐、銷售獲取微薄收益。受市場波動影響,竹子的價格持續走低,每噸收購價不足500元,經濟效益并不明顯,甚至出現連年虧損。

如何將資源優勢轉換成經濟優勢,成為擺在興國縣國有林場綠色發展面前的現實問題。

為解決因粗放式采伐而造成的竹林經濟效益低下問題,近年來,興國縣聚焦竹林產出,積極探索竹林復合經營模式,經過多方考察和充分論證,走出了一條竹林下種植黃精的新路子。

黃精種植是個“技術活”。為此,興國縣聘請江西省農科院中藥材專家提供技術指導。

“黃精生長需要70%遮陰度,在竹林下種植既能為其提供適宜的溫度和濕度,黃精根系分泌的活性物質還能促進毛竹生長。種植深度必須控制在10厘米左右,腐殖土和竹葉混合做基肥效果最好……”在現場,專家從土壤酸堿度檢測到種苗消毒處理、從遮陰率測算到病蟲害防治預案,邊講解邊進行示范。

2024年,試點區域的毛竹胸徑平均增長0.8厘米、出筍量提高15%。一組組監測數據成為“林+藥”復合經營模式實現綠色資源增長與經濟發展效益雙贏的最有力證明。

為了進一步破解竹林林下經濟發展資金瓶頸問題,興國縣建立林業經營收益權證制度,收益權既可流轉,又可向金融機構融資擔保,還可作為有關行政管理事項的憑證。

同時,興國縣以深化集體林權制度改革為契機,采取“國有林+集體林”“國有林+農戶”“國有林場+村集體經濟組織+基地”“國有林場+合作社+農戶”等場村共建模式,推動多元化經營,持續探索“林下+”的無限可能。

在國有林場示范引領下,截至目前,全縣共流轉竹林1萬余畝,推行“竹畜、竹禽、竹藥、竹菌、竹筍、竹旅康養”等竹林林下立體復合經營。

曾經“只長竹子不增收”的竹林,如今煥發新的生機和活力,成為全縣推進綠色發展的生動實踐。


作者:陳名武 劉曉華責任編輯:胡萌萌
我要評論
登錄 | 注冊 需要登陸才可發布評論
直播共享平臺 家居百強 天格-中國高端實木地板 圖森 生活家地板 美格機械
  • 關于我們
  • 招聘英才
  • 服務項目
  • 聯系我們
  • 法律聲明
  • 網站地圖
  • 品牌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