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登錄 | 注冊
您的位置:首頁 > 報刊網信 > 林草產業 >

“環二代”護航候鳥遷徙

發布時間:2023-10-03 19:12:58  來源:中國新聞網

“候鳥背上這個6.5克重的‘小背包’后,我們就能實時了解它的遷徙路線、生存狀況等,為候鳥保護提供數據支撐。”在位于江西南風面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內的全國鳥類環志中心營盤圩鳥類環志站,護鳥員曾憲財和其他工作人員一起,把搭載衛星定位系統的背負式跟蹤器固定在一只小白鷺背部。


贛湘邊界羅霄山脈“遂川千年鳥道”位于江西遂川縣和湖南桂東縣、炎陵縣三縣交界處,是長江中下游候鳥遷徙的重要停歇地。每年秋季,大批遷徙的候鳥在此停留覓食后南遷,鳥類環志也常在這時進行。


今年47歲的曾憲財是一名“環二代”。他的父親曾昭明是當地最早一批參與環志的護鳥員。曾昭明說,他曾救治過一只翅膀受傷的白鷺,在自家魚塘養傷的半個月里,白鷺對他從害怕到熟悉。“它養好傷走的時候,繞魚塘轉了三圈,叫了一聲才飛進大山,就像在離別前跟我打招呼。”聊起和候鳥的故事,曾昭明就像在說起老友。


候鳥遷徙窗口期較短,有時一晚上就有上千只候鳥需要環志,曾昭明就用竹竿一趟趟把候鳥從山上扛到環志站。眼看父親年事漸高,爬坡過坎已頗為吃力,曾憲財也曾勸父親退出護鳥隊,但得到的回答是:“這事總要有人干,候鳥需要有人護著。”


“我來替你!”2021年,曾憲財接過父親的班,成為一名“環二代”。曾憲財說,上手后他才發現,環志是門技術活,“既要注意別傷著鳥,也要小心別被鳥傷著”。說著曾憲財擼起袖子,只見他手上有幾處新舊不一的疤痕,都是為環志科學捕鳥時留下的印記。截至目前,江西南風面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共環志候鳥超3.8萬只,超200個種類。


讓曾憲財感到開心的是,如今參與護鳥的隊伍逐漸龐大,甚至有了跨省域的“護鳥聯盟”。


2020年6月,江西、湖南兩省的遂川、炎陵、桂東三縣成立了贛湘“千年鳥道紅色護鳥聯盟”。如今,江西南風面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江西井岡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湖南桃源洞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等三個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也加入到贛湘“千年鳥道紅色護鳥聯盟”。


江西省林業局野生動植物保護處處長王青春說,候鳥遷飛往往是跨區域的,聯合管護能有效形成合力,共同為候鳥平安遷徙保駕護航。


3-4.jpg

作者:熊家林責任編輯:許婧
我要評論
登錄 | 注冊 需要登陸才可發布評論
直播共享平臺 家居百強 天格-中國高端實木地板 圖森 生活家地板 美格機械
  • 關于我們
  • 招聘英才
  • 服務項目
  • 聯系我們
  • 法律聲明
  • 網站地圖
  • 品牌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