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次失敗,一次次地總結教訓,一次次選擇種植地點,一次次研究探索……歷經9年多的研究和試驗,方錫平終于突破了傳統植物栽培與管理模式,攻克了仿野生金線蓮種植難關。
“半面銀絲綴,全株金線纏”,金線蓮是中國珍稀名貴中藥材,被譽為“神草”“藥王”,多用于急慢性肝炎、糖尿病、風濕性關節炎等癥。由于其對生長環境要求嚴苛,逐漸成為瀕危植物,在市場上也供不應求。
2012年,浙江省杭州市建德市楊村橋鎮徐坑村鄉賢方錫平決定返鄉創業,將金線蓮種植作為后半生的事業。金線蓮種植的難點在于難成活,溫度高了低了都很容易死,但只有6個月以上的金線蓮才有藥用價值,所以越冬、越夏是關鍵。
為攻克技術等難題,在相關部門的支持下,方錫平積極與浙江農林大學、浙江中醫藥大學、青島農業大學的農林專家教授合作,在徐坑村松樹林下構建綠色防控體系。
2021年,來自浙江農林大學中藥等專業的8位碩士研究生和7位本科生成立了“金蘭結緣”團隊,專注于研究并推廣金線蓮林下仿野生栽培,并希望借助專業優勢,指導村民走上致富路。
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方錫平的8萬多株金線蓮苗子長勢良好,成功率達到95%,并于2022年首次實現金線蓮在浙江越冬,讓國內外專家學者驚嘆不已。
如今,方錫平成為中央財政林業科技推廣示范項目團隊成員,入選第四批浙江省林業鄉土專家。他創辦的建德市楊村橋鎮五棵松家庭農場,主營金線蓮林下仿野生種植、加工和銷售,現基地林地規模200余畝,林下金線蓮面積120畝,畝均收益達7.2萬元,并帶動附近村民積極參與到這個“金”產業中來。
在浙江建德,與方錫平一樣的優秀鄉賢回歸例子還有很多。
他們搶抓鄉村振興機遇,正回歸鄉村、扎根鄉村、發展鄉村。比如,在外打拼多年的鄉賢王飛虎回到長寧村,承包拋荒山林地50余畝,打造集觀賞、藥用、食用、休閑于一體的相約玫瑰農場,成為長寧“生態森林氧吧”鄉村游的又一網紅打卡點;鄉賢查正華,積極對接廣東深圳的藥材廠商,計劃引進200余畝茯苓中藥草種植,促進農民增收、農業增效,為林下中草藥產業發展作出積極貢獻。
近年來,浙江省建德市積極發揮統戰優勢,全力激活鄉賢資源,因地制宜、精準施策發揮新鄉賢、農鄉賢資源和力量優勢,深入挖掘林下經濟這座綠色生態“聚寶盆”,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全力支持鄉賢鄉民共富共贏。
綠水青山好風光,林下經濟大文章。近日,建德楊村橋鎮正式入選為首批國家農業產業強鎮,接下來,楊村橋鎮將繼續發揮該鎮林木資源豐富和林間林下發展空間廣的優勢,積極搭建平臺凝聚新老鄉賢力量,探索兩山轉化新路徑,在充分利用林下資源的同時,大大促進林下生態環境改善,實現生態和經濟效益的雙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