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以種為先,種子是農業的“芯片”,一粒小小的種子關乎著千家萬戶的“米袋子”“菜籃子”。地處河西走廊中段的甘肅省酒泉市肅州區,戈壁與綠洲交織,其培育的種子籽粒飽滿、光澤度好、發芽率高、耐貯藏,被業內人士譽為“天然的種子繁育場”。
金秋八月,記者隨甘肅省高質量發展調研行媒體采訪團,實地探訪了酒泉市肅州區現代種業產業園酒泉華美種子有限責任公司科研中心,記者在該中心看到,幾位育種實驗室的科研人員,正在無菌條件下利用高倍顯微鏡進行作物的切片、提取、觀測。
“我們主要是通過一些分子育種手段和單倍體育種手段來創新、改良,加速培育新品種,在分子抗病育種方面,在國內還是比較好的?!本迫A美種子研究中心實驗室主任邊振說。
酒泉市肅州區立足區位優勢,把種業作為推進現代農業發展的重要突破口,種業發展邁入以“質”為主、以“量”為輔,引領種業生產由規?;蚱焚|化轉變,積極培育肅州知名農產品區域品牌,累計認證“三品一標”農產品113個,申報注冊“肅州雜交玉米種子”“肅州西葫蘆種子”“肅州向日葵種子”“肅州辣椒”4個地理標志商標,大幅提升了肅州種業的市場知名度和競爭力。
“我們以育種研發、科技創新為發力點,著重建設種子科技創新中心和研發集群孵化中心。種子科技創新中心主要承擔國內先進技術,尤其是生物技術方面包括育種手段、育種技術、智能裝備制造及新材料、新技術的應用。研發集群孵化中心主要把企業研發中心聚合起來,實現集群效應?!本迫忻C州區現代種業產業園管理辦公室主任蘆克明說。
近年來,肅州區依托種業這張蘊含新技術、新成果的“金名片”,把種業振興作為實現農業強、農村美、農民富的重要抓手,把現代種業作為農業“芯片”重點突破,充分利用華美科研基地及日光溫室,建成年產種苗5000萬株以上的1.7萬立方米標準化種子育苗室,進一步激活鄉村振興“芯”動力。
酒泉市委常委、肅州區委書記何正軍表示,今后,肅州區將立足自身優勢,對接國家戰略,胸懷“兩個大局”,心系“國之大者”,講好種業故事、樹立種業自信,全力打造國家所需、酒泉所能、群眾所盼、未來所向的標志性產業,同國家種業振興同頻共振。
據了解,肅州區各類農作物制種面積達到40.5萬畝,其中:玉米制種24.4萬畝、蔬菜制種12.9萬畝、花卉制種2萬畝、牧草制種1.2萬畝,初步形成北部高效蔬菜花卉制種、中部瓜類制種和沿山玉米制種為主,花卉制種為輔的產業布局,已成為國內最大且最具優勢的蔬菜、瓜類、花卉種子生產基地。
上一篇:四川:加強“紅色草原”保護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