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登錄 | 注冊
您的位置:首頁 > 報刊網信 > 林草產業 >

(高質量發展調研行)做好鄉村振興新答卷 三峽移民村許家沖如何“借綠生金”?

發布時間:2023-08-05 21:17:26  來源:中國新聞網

藍天白云下,山水掩映間,在長江三峽壩頭庫首,一座美麗的村莊正不斷實現“借綠生金”,答好鄉村振興的新答卷。


  湖北省宜昌市夷陵區許家沖村地處長江三峽的西陵峽畔,共599戶、1439名村民,其中,90%以上是三峽移民。1993年,為支援三峽工程建設,位于壩址所在地的湖北宜昌許家沖村率先移民,來到距三峽工程大壩左岸1公里的太平溪鎮,與來自其他村子的移民一起建立了新的許家沖村。經過29年發展,被譽為“壩頭庫首第一村”的許家沖村,在三峽移民新村建設及民俗文化旅游、生態產業發展等方面取得了長足進步,村民生活越過越紅火。


  許家沖村背依巫山山脈,面擁長江。整個村落依山就勢,一棟棟民居白墻灰瓦,村內阡陌交通,置身其中,令人宛如畫中游。近年來,村委會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帶領村民在傳統產業的基礎上發揮優勢資源,不斷改善村容村貌。


  目前,村內已經建成了群眾活動中心、移民館、村史館、初心館、雙創示范街、民宿一條街等項目,發展“三峽繡娘”“三峽·艾”《5D游三峽》等特色村文化旅游產品,隨著游客越來越多,村子已發展了38家民宿。


  “游客絡繹不絕來打卡,把我們村的特色旅游帶火了!”許家沖村黨支部書記謝蓉向中新網記者表示,最高峰一天接待了近60波,最高接待量達到了300人次,今年“五一”期間民宿入住率達到100%,暑期入住率達到了90%以上,其中不少是來自北京、上海還有武漢的游客。


  與很多村莊一樣,許家沖村也有不少婦女和老年人留守家中。看到這種情況,謝蓉帶頭行動,于10年前創辦起了刺繡合作社,讓村里的婦女參與培訓,帶動婦女就業。


  徐興敏就是嫁到許家沖村的一名婦女,今年39歲,是兩個孩子的寶媽,她通過參加刺繡合作社的培訓,目前已經成為夷陵傳統刺繡“牽花繡”的第六代非遺傳承人。“我們的刺繡作品在線上和線下都有售賣,根據工藝的復雜程度和售賣情況,每個人每年大概可以增收5000元到3萬元不等。”


  據了解,目前刺繡手工基地制作的掛件、胸針、刺繡擺件等產品受廣受青年人歡迎,每天可銷售近500單,帶動了周邊100多名婦女在家門口就業。


  除了旅游,許家沖村還大力發展傳統優勢產業茶產業,“85后”青年望華鑫就是返鄉發展茶產業的代表,如今,她在網絡直播平臺宣傳三峽茶文化,推廣新產品,日均成交量超過千單。雙獅嶺產業專業合作社通過推廣“合作社+公司+基地+農民”模式,穩定帶動社員630戶,季節性就業400余人,帶動周邊農戶1000戶。


  許家沖村“文化產業”和“生態旅游”齊頭并進,跑出了鄉村振興的加速度,2022年,全村經濟總收入1.25億元,集體經濟收入65萬元,人均純收入28480元,較2017年分別增長37.5%、126.7%、63.7%、82.6%,移民就業率超過98%。


  綠色發展、鄉村振興是高質量發展的題中之義,許家沖村也正把綠色作為發展的底色,不斷實現“借綠生金”,在峽江之畔描繪“天藍、地綠、水清、民富”的美麗畫卷。


  謝蓉表示,未來,許家沖村將繼續以發展生態產業、文旅產業為核心,進一步美化村莊環境,打造200戶美麗庭院,以繡球花為媒介鼓勵全村共同打造宜居的生態環境,不斷提升村莊的游客吸引力和村民幸福感。

8.5-1.png

作者:陳溯責任編輯:許婧
我要評論
登錄 | 注冊 需要登陸才可發布評論
直播共享平臺 家居百強 天格-中國高端實木地板 圖森 生活家地板 美格機械
  • 關于我們
  • 招聘英才
  • 服務項目
  • 聯系我們
  • 法律聲明
  • 網站地圖
  • 品牌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