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登錄 | 注冊
您的位置:首頁 > 報刊網信 > 林草產業 >

瀾滄江源園區青海雜多改良治理黑土灘百萬畝

發布時間:2023-07-30 18:15:34  來源:中國新聞網

29日,三江源國家公園瀾滄江源園區生態保護站技術員尕瑪達杰介紹,通過對青海省玉樹藏族自治州雜多縣黑土灘進行整體保護、系統修復和一體化管理,瀾滄江源園區累計實施黑土灘治理203.78萬畝、退化草地改良166.5萬畝。


  青海省玉樹州雜多縣坐擁“兩江之源”,是河流瀾滄江發源地和長江南源當曲河發源地,平均海拔4290米,是三江源兩大水系的重要水源涵養區,同時三江源國家公園瀾滄江源園區全區也處在玉樹州雜多縣境內。


  尕瑪達杰介紹,黑土灘、黑土坡是青海省地區主要的草原退化類型,是由多種因素共同作用形成的草原災害。其形成過程主要為:原生植被逐步消失,取而代之的是毒雜草群落。同時,草皮融凍剝離,蓋度降低、土壤裸露,土壤肥力不斷降低,土壤養分丟失,土層變薄,逐漸退化為沙礫灘。


  據了解,2016年三江源國家公園體制試點以來,瀾滄江源園區堅持保護優先、自然恢復為主,累計投入資金3.5億元(人民幣),統籌實施黑土灘治理203.78萬畝、沙化土地防治47.89萬畝、鼠害防控3744.25萬畝、蟲害防控295萬畝、森林有害生物防控7.9萬畝、濕地保護82.08萬畝、退化草地改良166.5萬畝、人工種草11.5萬畝、黑土坡治理7.7萬畝、封山育林9萬畝。


  尕瑪達杰說,幾年來,瀾滄江源園區草地退化趨勢有效遏制,水源涵養功能提升,濕地面積擴大,草地覆蓋率、產草量分別比十年前提高了3.5%和20%,草原物種明顯增加。


  據悉,瀾滄江源園區通過對三江源國家公園范圍內的自然保護區、國際和國家重要濕地、重要飲用水源地保護區等各類保護地進行功能重組、優化組合,實行集中統一管理,增強了園區各功能分區之間的整體性、聯通性和協調性。對各類保護地進行整體保護、系統修復和一體化管理,打破了各類保護地和各功能分區之間人為分割、互不融通的弊端。通過治理區治理前后對比,治理效果明顯,使青海省玉樹州雜多縣草原生態環境得到有效修復,顯現了昔日“風吹草低見牛羊”的景象,實現了草原生態、生活“共贏”的發展新局面。

7.30-3.png

作者:劉洋責任編輯:許婧
我要評論
登錄 | 注冊 需要登陸才可發布評論
直播共享平臺 家居百強 天格-中國高端實木地板 圖森 生活家地板 美格機械
  • 關于我們
  • 招聘英才
  • 服務項目
  • 聯系我們
  • 法律聲明
  • 網站地圖
  • 品牌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