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登錄 | 注冊
您的位置:首頁 > 報刊網信 > 林草產業 >

生態資源變資產

——廣西探索生態產品價值實現路徑多元化
發布時間:2023-07-14 17:11:29  來源:中國新聞網

廣西壯族自治區自然資源廳13日介紹,近年來,廣西依托優質生態資源,積極探索生態產品價值實現的多元化路徑,形成了生態資源指標交易、生態治理及價值提升、生態產業化經營和生態保護補償4類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模式。


  據了解,廣西將生態產品價值實現列入政府工作重點,在桂林市、梧州市、河池市及合浦縣、樂業縣、昭平縣、金秀瑤族自治縣等7個市、縣實施生態產品價值實現試點,支持各設區市、縣(市、區)主動探索,有針對性地開展生態產品價值轉化路徑實踐,提出破解“難度量、難抵押、難交易、難變現”的“廣西路徑”。


  為歸納總結廣西生態產品價值實現工作的實踐成果,廣西自然資源廳在已發布的廣西第一批生態產品價值實現典型案例的基礎上,于日前印發《廣西壯族自治區生態產品價值實現典型案例(第二批)》,為厚植廣西生態優勢積蓄新的內生動力。


  廣西自然資源廳介紹,根據生態產品公益性程度和供給消費方式,第二批13個案例包含了政府路徑、市場路徑、政府與市場相結合的3種生態產品價值實現路徑,具有鮮明的廣西特色和廣泛的借鑒意義。


  本批典型案例中,廣西創新提出“集體林地+國家儲備林建設+儲備林林票”改革思路,以河池市金城江區、天峨縣為試點,在全國率先開展國家儲備林林票制度改革,探索出“經營得利、林農得益、社會得綠”的集體林權制度改革新路徑,打通“資源變資產、資產變資本、資本變資金”的綠色通道,實現了林地林木資源保值增值,推動林業生態產品價值實現。


  生態治理及價值提升方面,廣西左右江流域山水林田湖草生態保護修復工程被列入國家山水林田湖草生態保護修復工程試點,推動了左右江革命老區自然生態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提升了區域優質生態產品供給能力。崇左市江州區卜花村全域土地綜合整治試點項目通過實施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掛鉤、耕地提質改造(旱改水)、雙高糖料蔗基地建設等項目,打造現代農業種植區,助推生態產品價值實現。


  為創新生態產品價值實現路徑,桂林市平樂縣以發展生態運動為抓手,發揮江面寬闊、水流平緩等優勢,重點構建“體育+旅游”產業鏈,舉辦國家級體育賽事,探索出一條體育運動助推生態產品價值實現的發展道路。


  據悉,2021年,北海市馮家江生態治理與綜合開發案例入選自然資源部推出的第三批生態產品價值實現典型案例;2022年9月,廣西自然資源廳發布首批生態產品價值實現典型案例,為各地探索“資源變資產、資產變資本、資本變資金”的生態產品價值轉化路徑提供了示范引領和經驗借鑒。


5.png

作者:林潔琪 黃尚寧 蔣立敏責任編輯:許婧
我要評論
登錄 | 注冊 需要登陸才可發布評論
直播共享平臺 家居百強 天格-中國高端實木地板 圖森 生活家地板 美格機械
  • 關于我們
  • 招聘英才
  • 服務項目
  • 聯系我們
  • 法律聲明
  • 網站地圖
  • 品牌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