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天氣、節日的特點,不斷在茶上‘做文章’。直播讓全國各地的人了解、愛上絞股藍、喝上平利茶。”來自陜西省安康市平利縣的“新農人”王秀梅在直播間內告訴“粉絲”,每一片茶葉都源自茶農的手工采摘。茶園里采摘、田坎上交談、工廠里加工包裝都是她直播內容的鮮活元素,這些有著鄉土氣息的直播,帶動當地絞股藍銷量倍增。
據了解,平利縣南依巴山,北靠漢江,地處陜、鄂、渝三省市交界,自然資源豐富,有“絞股藍之鄉”的美譽,也是“南水北調”的重要水源涵養區。
此前的平利縣嘗試過各種產業扶貧實踐,因對市場變化和信息的感知滯后,沒有達到預期效果,坐擁質美價優的絞股藍卻無法將其轉化為農戶的收益,平利縣急需一批年輕的“新農人”打開局面,王秀梅是其中之一。
“家鄉平利地處秦巴腹地,漫山遍野都是絞股藍,絞股藍含有豐富的皂甙、黃酮、多糖類化合物,富有鋅、硒等多種微量元素,對人體有諸多好處。現在人們對養生也越發重視,我看好絞股藍的市場前景。”王秀梅說道,大學畢業返鄉后的她考察了不少農業項目,最終選定絞股藍。
“近兩年,火爆的直播帶貨促使我帶領的企業規模快速擴大。隨著銷路不斷拓展,自營的茶山貨量不足,周邊鎮村的茶園也逐步供貨,聚力發展。”王秀梅說道,如今,她已逐步建起了集茶葉采收、成品加工、包裝設計、線上線下銷售、倉儲物流、網絡直播、電商培訓等多位一體,年產值超3000萬元的現代企業。
互聯網“沃土”助綠葉生“金”,王秀梅依托一根網線,搭上了互聯網的快車,通過“特色農產品+新農人+合作社+電商平臺模式”,帶領當地民眾走出了一條“平利模式”的致富路。
“銷售模式上,我們摒棄老式的批發銷售,做足市場調研,根據顧客的反饋設計包裝、根據消費者的喜好定制產品,還會定期組織舉辦線下交流會、訂貨會和采摘活動,讓顧客與茶葉生產過程‘零距離’。”她向記者介紹道,企業還推出了平利冷泡茶、平利絞股藍月餅等創新產品。
王秀梅坦言,作為平利“新農人”之所以有一股“闖勁”,得益于當地政府的傾力支持。2016年,平利縣正式被確定為國家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范縣,在當地政府主導下,100%的集鎮實現了光網覆蓋,90%的行政村實現了網絡覆蓋。該縣引進多家物流快遞企業25家,初步解決了“山貨進城、網貨下鄉”雙向流通“最后一公里”問題,基礎設施建設為電商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
2019年,平利縣政府和電商平臺合作,王秀梅帶領51戶種植絞股藍的貧困戶成立尋夢農園絞股藍合作社,開發出適合電商銷售的絞股藍產品。由于她從嚴管控絞股藍從種植到成品的每道程序,生產出來的茶品質較高、口碑良好,成為當地最為暢銷的茶葉產品。
據安康市農業農村局工作人員介紹,雖然絞股藍產業的發展取得了一定成績,但仍存在著整體規模不大、標準化程度不高、資源利用率不足等問題,下一步,安康市將聚力絞股藍標準化生產、聚焦龍頭企業扶持培育,突出品牌建設和市場拓展,推動絞股藍產業鏈發展。
“把人才、產業留在農村,讓農人變成農商,讓農村有現代企業,讓傳統小農對接上大市場,讓‘新農人’成為有吸引力的職業。”王秀梅表示,想要平利茶葉產業持續、良性發展,需要更多的“新農人”,其公司每年還會開展電商培訓班,截至目前,培訓已達2500人次,未來她計劃投入更多精力培養返鄉創業青年,為鄉村振興撒下一顆顆希望的種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