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登錄 | 注冊
您的位置:首頁 > 報刊網信 > 林草產業 >

“顏值”變產值:“賞花經濟”花樣不斷,助力鄉村振興

發布時間:2023-03-25 08:43:58  來源:生態中國網

導語:春光明媚春日融融,恰逢賞花的好時節,田間地頭游人如織。油菜花海、灼灼桃林、杏雨梨云……那些鄉村常見的作物、果樹,搖身一變成了深受大眾喜愛的打卡景點,為農村致富開辟了新路子,也為旅游市場注入了新生機。


QQ截圖20230325084757.jpg

3月5日,在四川省崇州市道明鎮,游客在油菜花田中觀光休閑(無人機照片)。


步入三月,全國陸續進入賞花期,賞花游熱度攀升,鄉村也迎來了一波游客小高峰。攜程數據顯示,3月以來,賞花景區的門票預訂量環比2月同期增長近3倍,同比去年增長150%。櫻花、桃花、油菜花等更是成為廣受歡迎的“明星單品”。


賞花游深受環境氣候影響,有其特殊的時效性,因此“賞花經濟”往往具有花開時間短、游客停留短暫等特點,產業難以做大做強。近年來,得益于各地在賞花游產品的創新以及產業鏈地不斷延伸,賞花經濟的“短板”正在改觀,為鄉村振興繁榮地域生態旅游提供了新機會。


花樣不斷:解鎖賞花新玩法


花兒雖美,但簡單地拼“顏值”,游客只能拍個照、打個卡,走馬觀花,體驗感弱,難以長久維系,能產生的經濟效益也十分有限。為此,不少地方紛紛嘗試在賞花上做加法,豐富游客的游玩體驗。


“賞花+漢服” 夢回千年


隨著國潮興起,融合古典文化,推出漢服賞花活動成了很多景區的選擇。


3月11日,第五屆云臺山漢服花朝節開幕,穿著漢、唐、宋、明等形制漢服的同袍與萬名游客巡游賞花、沉浸互動,構成一幅流動的花朝盛世畫卷。據焦作云臺山旅游發展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吳沛萌介紹,此次花朝節系列活動將持續到4月初,每周都有不同的文化主題。活動舉辦期間,云臺山周邊民宿、酒店入住率和預訂量大幅上升,漢服租賃、漢服造型妝容等生意也異常火爆。


QQ截圖20230325084941.jpg

第五屆云臺山漢服花朝節上,游客參加漢服體驗活動。 


“賞花+民俗” 獨特風情


在少數民族聚居地區,融合民族特色也是賞花游的一大亮點。


貴州金海雪山景區,萬畝油菜花和千頃李子花交相輝映,景區內轄音寨、落海、竹林堡、麥懂等11個自然村寨,是典型的布依民族村寨群落,被稱為“中華布依第一寨”。近年來,為做深做好“賞花文章”,景區組織開展了布依族山歌展演、布依族婚俗表演、布依族風情歌舞等民俗活動,豐富鄉村旅游內涵,吸引了眾多游客打卡消費。


QQ截圖20230325085046.jpg

貴州金海雪山景區


緊跟潮流,“賞花+”萬物


由于賞花群體年輕游客占比高,“賞花+游戲”、“賞花+露營”等時髦元素的結合,也成了時下大熱門。在四川嘉陽,游客可以在賞油菜花的同時,來一次蒸汽小火車、礦井探秘的體驗游;在南京玄武湖,實景劇本殺悄然走紅;在西藏,藏裝拍攝、露營體驗成了特色打卡玩法。在江西婺源,“油菜花+國風”“油菜花+音樂”等復合型賞花旅游產品,讓游客從單純的“走馬觀花”轉變為休閑度假游,深度體驗婺源美食、民俗和文化。


除此之外,“賞花+運動”、“賞花+研學”、“賞花+親子”、“賞花+農耕”的組合,也紛紛為“賞花經濟”加碼,助力農民創收。


百花齊放:周邊產品豐富多樣


深入挖掘“賞花經濟”,除了在“玩”上做文章,花卉本身也大有可為。以花為原料制作的美食、香薰、精油等周邊產品,以花為元素生產的文創產品,都是其價值的延伸。在不少熱門賞花地,花卉周邊文創產品創意突出,受到無數游客追捧。


隨著電視劇《去有風的地方》熱播,云南大理的鮮花餅、鮮花醬等美食再次走紅網絡,霸占購物APP熱門,而這只是云南眾多鮮花制品的一角。除了這些,云南還有鮮花糖、鮮花果凍、鮮花甜品、鮮花飲品等眾多美食,以及鮮花水晶球、永生花、花卉香薰等琳瑯滿目的周邊產品。


QQ截圖20230325085146.jpg

云南花卉文創產品 


2022年武漢東湖櫻花園,吉祥物楚小櫻攜各類文創產品驚喜亮相。花瓣形狀的櫻花油紙傘、散發著淡香的櫻花擴香石、正反兩面繡著浪漫櫻花的團扇,都成為熱門拍照小道具;櫻花冰箱貼、鑰匙扣、櫻花卡、風鈴等高顏值紀念品,每款銷售量達數千件。武漢歡樂叢林工作人員李念介紹說:“楚小櫻是以東湖櫻花為原型設計的IP形象,希望通過楚小櫻展現荊風楚韻的歷史文化。”


鏈條延伸,賞花產業日漸升級


要拉動鄉村賞花經濟的產值,還需要繼續在產業鏈延伸上做文章,全鏈條服務游客們各方面的需求。


比如,有的鄉村開發賞花農家民宿,將農房進行適旅化改造,讓農家院落與周邊景觀融為一體,還在院子里擺上花樹盆景、盆栽,提供時鮮農家菜和各種土特產、手工藝品。游客住在這里,可以買花,可以嘗花,可以與花同眠,可以體驗民俗,也可以漢服拍照。逗留期延長了,人均消費自然就提高了。


除了欣賞花卉,后續的農業生產過程同樣有潛力可挖,采摘、打谷等農業生產活動也可以成為花落之后引流增收的切口。


2022年,山東濟南曾推出“果樹成長之旅”,認領認養果樹后,既可以和家人朋友在櫻桃園現場打卡,也可以在直播平臺向外地客人展示“云花”。體驗感不止于此,從開花、結果直至最后的采摘,“共享+農業+生態+旅游”的全過程參與讓游客和村民都有獲得感和成就感。


QQ截圖20230325085314.jpg

櫻桃園 


查漏補缺,避免曇花一現


“賞花經濟”走俏,背后仍有一些問題需要關注:


在服務方面,有游客專程去看花,結果卻因未到盛花期或花已經開始凋落,沒能看到幾朵;有游客興沖沖去賞花卻被擠在路上,只看到人山人海;有游客奔著鄉村繁花的休閑自在去,卻要轉乘擺渡車、觀光車等,多花了錢還影響了體驗;有的游客想上個衛生間,卻要走好遠的路才能找到……乘興而至卻未能盡興而歸,如是體驗,會影響到鄉村賞花游產業的長遠發展。基于此,當地管理部門仍需繼續完善管理服務和基礎設施建設,做好花期監測、信息發布、人流疏導等工作。


在周邊開發方面,文創產品及特色美食品類單一、雷同率高、質量不盡如人意等問題也值得關注。比如網上爆火的文創雪糕,一傳十、十傳百,現在幾乎席卷全國景區,除了圖案的區別,再難發現其它不同,瞬間就失去了原本的獨特性。


另外,游客自身也需要提高文明旅游的意識。有些游客看花兒嬌艷,心生喜歡,便隨手折下把玩,或充當擺拍道具;有些游客隨手亂丟垃圾,讓本來美麗的花海一片狼藉;有些游客,掏鳥蛋、追逐野生動物……這些行為既不利于景區美觀,也不利于當地生態環境建設,積累到一定程度甚至會毀掉一個景點、一地生態。


QQ截圖20230325085419.jpg

美麗的風景:3月13日拍攝的瓶窯鎮塘埠村的杭州櫻花園 


結語


賞花經濟雖然效益喜人,但熱度再高、花樣再多,也切莫為了發展背離惠澤農民的初衷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叮囑。只有游客和農民都能看到更多“花樣”,賞花經濟才能余香悠長。只有農村生態和農民生活都持續向好,賞花經濟才能久盛不衰。



責任編輯:蔡晨霞
我要評論
登錄 | 注冊 需要登陸才可發布評論
直播共享平臺 家居百強 天格-中國高端實木地板 圖森 生活家地板 美格機械
  • 關于我們
  • 招聘英才
  • 服務項目
  • 聯系我們
  • 法律聲明
  • 網站地圖
  • 品牌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