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登錄 | 注冊
您的位置:首頁 > 報刊網信 > 林草產業 >

石家莊生態環境系統黨員熱心幫扶,梨樹枝變成“香餑餑”

發布時間:2023-03-03 09:25:27  來源:中國環境網

目前正值果樹春剪時節,在河北省石家莊市趙縣的一個梨園里,村民吳力紅正在精心修剪梨樹。“這些樹每年都長出好多新枝條,去掉一部分才能保證果子的養分供應,一畝梨樹每年得剪下上千斤枝條。”吳力紅說。


前些年,這些剪下來的樹枝由于沒有價值和用途,大都被果農丟棄在路邊。在果園集中的村鎮,有的道路兩邊樹枝堆連綿起伏,長達數百米。廢棄樹枝不僅擠占了路面,還時常插入過往群眾的車輪,影響交通出行。經過風吹日曬,干燥的樹枝遇火就著,彌漫的煙塵對空氣質量造成嚴重影響。


為解決這一問題,石家莊市生態環境系統組建了多個以黨員為骨干的幫扶組,主動與相關鄉鎮、村、果農及關聯企業溝通協調,構建了涵蓋收集儲存、粉碎利用、產業延伸等環節的樹枝產業鏈,一度危害頗多的廢棄樹枝變成了群眾增收的“香餑餑”。


協調場地,為樹枝找好“婆家”。各幫扶組在黨員干部帶領下,積極對接鄉鎮政府及村班子,為有收購樹枝意向的村民協調解決場地問題。 “1斤樹枝能賣0.1元至0.2元,俺家20畝梨樹枝最少也能賣2000多元錢。樹枝能賣錢,誰也舍不得扔。”吳力紅笑著說。梨樹枝集中收儲不僅消除了露天焚燒隱患,增加了果農收入,同時也為相關產業發展提供了充足的原料。


制板發電,為“婆家”創造“錢景”。樹枝要變廢為寶,還需加工變身。幫扶組按照全鏈條幫扶要求,幫助梨樹枝存儲戶購置機械,對樹枝進行粉碎。對不具備粉碎條件的存儲戶,幫助他們與相關企業建立長期供銷關系。石家莊市趙縣的李建宇開辦了一家再生資源回收公司,每天能收100多噸梨樹枝,加工成木屑后賣給板材廠和生物質發電廠。在另一家生物能源有限公司,梨樹枝被制成了生物質顆粒燃料,用來發電。趙縣有的鄉鎮樹枝產業鏈綜合效益明顯,每年創收近千萬元。


產業延伸,為“錢景”開辟“新路”。利用梨樹枝粉碎后的木屑發展生態種植,是幫扶組黨員們探索出的一條助農增收新途徑。在石家莊晉州市豐業種植專業合作社的大棚里,用梨木屑作培養基的香菇呈現出淺淺的黃褐色。負責人馬召雨說,這種香菇有一股梨香味,被人們稱為“梨木香菇”,每斤價格比普通香菇高3元—4元。合作社常年用工30多人,忙時增加到200人左右,為周邊部分群眾解決了就業難、掙錢難的問題。合作社現有40個大棚,香菇非常暢銷。“過幾天,有外地企業過來簽約,產品將出口韓國、澳大利亞。”馬召雨笑著說。


點對點指導,心貼心幫扶。石家莊生態環境系統的黨員們用熱心、細心、耐心和恒心,書寫了一篇篇幫扶故事,守護著藍天和大地。


QQ截圖20230115173352.jpg


責任編輯:蔡晨霞
我要評論
登錄 | 注冊 需要登陸才可發布評論
直播共享平臺 家居百強 天格-中國高端實木地板 圖森 生活家地板 美格機械
  • 關于我們
  • 招聘英才
  • 服務項目
  • 聯系我們
  • 法律聲明
  • 網站地圖
  • 品牌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