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登錄 | 注冊
您的位置:首頁 > 報刊網信 > 林草產業 >

打造“四庫” 統籌林業高質量發展

發布時間:2022-07-21 12:54:54  來源:光明日報?

22.jpg 

黑龍江饒河大頂子山森林公園風光

                   

森林“四庫”:功能多元,重構林業價值體系

森林是多元功能價值的集合體。作為陸地生態系統的主體,森林是集“水”“錢”“糧”“碳”等功能于一體的綠色寶庫,對推進生態文明建設、踐行綠色發展方式、實現中華民族永續發展具有基礎性、戰略性作用。如何基于森林“四庫”功能找準我國林業發展的戰略定位,重構其價值核心與利益導向,實現高質量發展,是關乎戰略全局的重大時代課題。


森林是“水庫”,賦予林業構筑國家水安全的光榮重任。“山上載滿樹,等于修水庫”。森林發揮著水源涵養、防洪補枯、保持水土、凈化水質等生態功能。以黃河流域為例,長期較低的森林覆蓋率,一度加劇了中游黃土高原地區的水土流失狀況,水旱災害問題頻發。近年來,經過不懈努力,黃河流域綠色版圖擴張明顯。中游陜西段作為黃河流域生態保護的重點,2020年流域內植被覆蓋率達到60.68%,年均入黃泥沙量由2000年之前的8億多噸銳減至2.7億噸左右,優良水質比例明顯優于預期目標。可見,森林是國家水安全的綠色屏障,這對林業高質量發展提出了更高要求。


森林是“錢庫”,賦予林業發展綠色GDP的獨特優勢。“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據統計,2020年全國林業產業產值超過8萬億元,森林旅游成為支柱產業。以浙江省安吉縣為例,作為“兩山”理念的發源地,正在以林業為依托,實現綠色高質量發展。據相關統計,2020年安吉竹產業產值超過153億元,以全國1.8%的立竹量創造了全國10%的竹業產值。2021年,安吉白茶產業超過31億元,為全縣農民人均增收8600余元。得益于美麗獨特的生態風光,2021年安吉縣全年接待游客2671萬人次,旅游總收入365.7億元。可見,以森林生態系統為依托的林業產業是發展綠色GDP、踐行綠色發展方式的“牛鼻子”。


森林是“糧庫”,賦予林業保障國家糧食安全的重大職責。“向森林要食物”是我國現實國情決定的。比如,食用植物油自給率僅在30%左右,“油瓶子”安全不容忽視。森林可以為我們提供充足的食物、豐富的營養,例如林藥、林畜、食用菌、木本糧油等。2019年,全國森林藥材與食品種植產值已逾2000億元。可見,林業對保障我國糧食安全、端穩“中國飯碗”意義重大。2020年國家發改委、國家林業和草原局等十部門發布《關于科學利用林地資源?促進木本糧油和林下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意見》中,明確將“助力國家糧油安全”作為林業發展的重要任務。


森林是“碳庫”,賦予林業助力實現“雙碳”目標的時代使命。當前,全國森林面積達2.2億公頃,總碳儲量達92億噸,是鞏固提升我國生態系統碳匯能力的主力軍。同時,各地圍繞森林碳匯、做好“雙碳”加法已取得大量有益探索與創新實踐。以福建省三明市為例,首創林業碳票制度,將森林碳匯功能價值變現,把空氣變成“真金白銀”,做大林業碳匯“大蛋糕”。截至目前,三明市林業碳匯產品交易金額2124萬元,林業碳匯產品交易量和交易額均為福建省第一。此外,福建省碳匯總碳儲量超過4.2億噸,累計成交321萬噸,成交額4665.2萬元,均居全國前列。


現實短板:綜合利用不夠,整體發展水平有待提高

當下,我國林業發展面臨由量變到質變的關鍵飛躍。盡管我國已創造世界矚目的生態奇跡,但生態“欠賬”問題依然不容忽視。森林資源仍然總量不足、質量不高,林業發展存在較大提升空間。


林業戰略定位不高,目標任務體系不完善。以水安全為例,盡管林業的水源涵養、保持水土等生態功能已取得廣泛共識,但“水庫”功能只被視為森林生態功能體系的一部分,并未置于林業發展的突出位置。總體來看,林業發展規劃仍延續傳統思路,在國家戰略體系中的定位有待提高。


林業產業競爭力不強,發展要素掣肘凸顯。我國林業產業升級壓力較大,規模化、現代化水平有待提高。森林多元價值的開發利用進入瓶頸期,同質化問題逐漸凸顯。林業高質量發展轉型升級對資金、人才、技術等要素提出更高要求。因此,我國林業產業發展現狀折射出森林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的不完善,森林“錢庫”功能亟待深入挖掘。


森林食品供給不足,市場發育水平不高。以榛子為例,作為“四大堅果”之一,營養價值豐富,但國內產量僅能滿足市場需求的5%,大部分長期依靠進口。2020年全國木本油料產量僅占國產植物食用油生產總量的8.5%,占全國植物食用油消費量的2.9%。整體上,我國林下空間開發水平不高,森林食品產業鏈不健全,規模化與標準化水平有待提升。


林業碳匯能力提升難度大,碳匯市場供需不平衡。由于森林兼具“碳匯”與“碳源”雙重屬性,因此林業碳匯能力存在波動與不確定性。同時,由于我國再造林空間潛力相對不足,以增加森林規模來提升林業碳匯能力不可持續。此外,我國林業碳匯交易市場尚待發育。


發展導向:立足“四庫”,引領林業高質量發展

習近平總書記提出森林“四庫”,為我國林業高質量發展“把好脈開好方”。要以此為導向,引領林業高質量發展。


提升林業戰略定位,構筑國家綠色水庫。突破傳統思維,提高林業整體戰略站位,將其納入國家水安全戰略考量;以林補水,將水源涵養上升為森林經營的重點領域,加大綠色設施建設;多措并舉,建立林業、水利等部門間協調聯動機制,系統完善防洪減災綜合體系;量水而行,適應水資源緊張地區的生態承載力,實現林水互補,良性循環。


促動林業產業升級,打造林業綠色經濟體。推動林業產學研深度融合,推進林業機械化、智慧化、現代化;深挖森林多種資源價值,打造龍頭企業與產業集群,培育壯大集多元業態于一體的林業經濟綜合體;加快林業人才梯隊建設,構建“龍頭企業+產業基地+合作社+林農”的新型林業產業化聯合體;構建完善普惠性林業金融體系,積極引導社會資本有序參與,疏解產業發展堵點。


樹立“大食物觀”,營建大國綠色糧倉。將“大食物觀”融入林業發展戰略,實施良種、良法和良技,重點推進現代化木本糧油產業經濟體系;深化林業資源豐富區生態產業化體系建設,延伸森林食品綠色供應鏈;持續完善森林食品溯源標準化體系建設,建立線上與線下相結合的綜合銷售平臺,加快培育森林食物市場;有序發展林下種養殖,促進林禽、林藥、林果等規模化、標準化發展,全面提升優質森林食品供給能力。


提升森林碳匯質量,建設全民減碳消費體系。科學務實推進全民義務植樹工作,以碳匯為重點,改善森林樹種結構,提升森林質量;持續推進森林防火與病蟲害防治綜合體系建設,維持森林生態系統動態平衡;科學培育林業碳匯交易體系,扶持第三方評估機構,吸引更多人才、資金、技術等要素涌入林業碳匯領域;切實落實林業碳匯扶持政策,創新開發林業碳匯項目與支持體系,營造共建共享共創共贏的全民減碳消費體系。



作者:薛永基、林震、閆少聰責任編輯:曉峰
我要評論
登錄 | 注冊 需要登陸才可發布評論
直播共享平臺 家居百強 天格-中國高端實木地板 圖森 生活家地板 美格機械
  • 關于我們
  • 招聘英才
  • 服務項目
  • 聯系我們
  • 法律聲明
  • 網站地圖
  • 品牌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