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湖南省人民政府公布第六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道縣“道州土法榨茶油技藝”入選。
“道州土法榨茶油技藝”是利用傳統木制榨機提煉茶籽油的技術方法,是從傳統農業生產中分離出來的重要手工業加工技術,其制作技藝由烘籽、上料、翻料、出料、上碾、粉碎、蒸粉、制餅、上榨、打油、下榨等工序組成。“道州土法榨茶油技藝”在道縣22個鄉鎮均有分布,以祥霖鋪鎮、審章塘瑤族鄉等油茶采種區為中心。2019年12月,“道州土法榨茶油技藝”入選市級非遺代表性保護名錄。
古法榨油是一門古老的民間工藝,其中祥霖鋪鎮八家村延續這一傳統榨油技藝已有300多年歷史。眼下正值油茶開榨的好時節,道縣各地收獲的茶籽正忙著新鮮開榨,走進八家村眾旺油茶種植農民專業合作社,只聽“砰砰砰”的榨油聲不斷響起,一根根木楔子被砸入榨膛,一個個茶餅經過擠壓,色澤鮮亮的茶油從出油孔中緩緩流出,整個作坊都彌漫著醇厚綿長的茶油香。2023年該村油茶籽產量300噸左右,可產油5000多公斤,僅通過土法榨茶油該村便可人均增收800元。
近年來,道縣始終堅持黨建引領,把油茶產業作為發展農村經濟、推進鄉村振興的特色產業來抓,利用傳統技藝建成規模化的特色產業基地,形成“支部引領、黨員帶動、群眾參與”的良好發展格局,促進群眾增收致富。目前,道縣油茶種植總面積達54萬畝,發展高產基地20萬畝,種植大戶達300多戶,專業合作社有80余家,全縣茶油年產量達9500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