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國家發展改革委發布《產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2024年本)》,森林康養被列入鼓勵類。
森林康養作為體現森林生態和服務價值的一種新業態,提供了更好更豐富的優質生態產品,讓群眾收獲了滿滿的獲得感和幸福感。
福建作為我國最綠省份之一,憑借豐富的自然資源和優美的生態環境,創新打造了一批獨具特色的森林康養基地及產品。隨著以“森林康養+”為牽引的各類綠色經濟新引擎逐漸興起,福建綠色產業正高速發展。
加強基礎服務供給
森林是建設健康環境、發展健康產業的基礎。森林康養產業是優質生態資源和健康服務資源的有機結合,是大健康產業的最好服務產品。
福建省發展森林康養具備先天優勢。全省森林覆蓋率高達65.12%,以森林為依托的自然景觀資源豐富,現有國家公園、自然保護區、風景名勝區、森林公園、濕地公園、地質公園等各類自然保護地358處,總面積達1538.25萬畝。
2020年,福建省印發《關于加快推進森林康養產業發展的意見》,將發展森林康養產業與鄉村振興、養老產業、職工療休養、民生事業等相結合,明確了林業、民政、衛健、工會、醫保等部門具體職責,著力營造優質高效的服務體系,推動森林康養產業服務向高品質和多樣化升級。
德化縣云龍谷森林康養基地,服務細致入微。景區服務中心配有母嬰室、輪椅、拐杖、童車,景區服務指南標示了針對特殊人群的服務項目?;貎扔蟹蠗l件的醫療機構可以進行醫保實時結算。
近年來,福建省各級、各部門落實森林康養產業發展扶持政策,不斷加強基礎性服務供給。衛健部門鼓勵醫療機構與森林康養基地合作,在沙縣馬巖山莊、大田睡眠小鎮等基地設立門診,支持有相關資質的醫師及專業人員在森林康養基地規范開展疾病預防、營養、中醫調理養生、養老護理等非診療行為的健康服務。工會部門選擇邵武市云靈山、清流縣天芳悅潭等一批基礎設施較好、服務能力較強的森林康養基地,列入省級職工療休養基地名錄。醫保部門將泰寧“耕讀李家”森林康養小鎮、泰寧境元森林康養基地等符合條件的森林康養機構納入醫保定點。
目前,福建省已建成114處省級森林康養基地、42個森林康養小鎮、16個養生城市,對授牌基地建設、運維追蹤評估,不斷完善提升森林康養基地品質。
打造特色康養產品
“這是一次非常難得的體驗。城市生活節奏快,工作生活壓力都很大,在這里可以讓我安靜下來,欣賞湖光山色,體驗風土人情。”游客黃劍錚說。
在清流縣的天芳悅潭溫泉度假村,游客在如畫的美景中體驗森林禪道、溫泉療養、茶葉采摘和特色柴火灶,盡享“森”呼吸,放松和療愈身心。
短短幾年時間,福建各地通過林業、健康服務業、旅游業等產業交互融合,使森林康養實踐蓬勃展開。
德化縣云龍谷森林康養基地的10公里森林康養步道,可配合康養課程,進行豐富的五感森林體驗療愈。步道沿途可親水,可觀蟲鳥、觀花、觀葉、觀果,聆聽水流、蛙鳴、蟲鳴、鳥鳴,全程設有康養解說牌和科普牌。
尤溪縣桂峰森林康養基地開設了特色療愈課程。其中,視覺療愈課程包括森林品茗、森林瑜伽、森林冥想。自然景色及四季變化的森林色彩成為藥方,通過視覺刺激記憶,減輕人們的精神焦慮和負擔。
大田縣翰霖泉森林康養基地打造“森林人家”康養之所,為游客提供健康管理服務。游客來到這里,不但身體得到調養,還能將康養知識帶回家。
大田縣作為森林康養小鎮,打造了春可采茶、夏可避暑、秋可賞花、冬可泡泉的四季森林康養旅游格局。目前,全縣5個森林康養基地醫療機構全部納入醫保定點,當地農民參與文化、康養和旅游等相關產業發展人員比例超過35%。2022年,森林游憩和森林康養人員達116萬人次,住宿超過兩夜的游客占比超過50%,實現林業草原旅游與休閑產業產值4.12億元。
福建省林業局林場發展中心相關負責人介紹,目前,一些基地創新打造了一批醫養結合森林康養產品。華安光照人省級森林康養基地開發森林自然療養、亞健康理療、養生養老等中醫藥與森林康養相結合的產品。邵武二都國有林場國家森林康養基地依托中藥材林下種植基地,開發以中醫養生為主的康養特色產品。大田桃源睡眠省級森林康養基地與中國林學會森林療養分會合作開展全省首例醫學實證研究。
如今在福建,“森林康養+”發展如火如荼。全省打造了自然療愈、睡眠康養、溫泉療養、培訓研學、觀鳥休閑、食療養生等特色森林康養產品,吸引越來越多的游客前往。
破解產業發展難題
2024年1月15日,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發展銀發經濟增進老年人福祉的意見》,提出組建覆蓋全國的旅居養老產業合作平臺,培育旅居養老目的地,開展旅居養老推介活動。
在人口老齡化的背景下,森林康養的健康養老、亞健康療愈等優勢愈發凸顯??梢灶A見,森林康養產業將會迎來快速發展。
與此同時,森林康養產業的短板也日益凸顯,面臨專業人才短缺、缺乏專業運營機構等諸多問題。福建同樣如此。
森林康養從業人員多數是轉型而來,未經系統專業學習培訓,缺乏森林康養課程設計能力,無法提供良好的森林康養專業服務。
如何破解?福建省開展人才培養計劃,為產業發展提供堅實支撐。推動福建農林大學等省內林業院校探索開設森林康養專業、森林康養課程,培訓一批森林康養師、森林講解員。實施養老護理人才職業技能提升行動,推動養老產業人才培訓??叼B基地與醫療機構合作,開展保健咨詢和調理等健康服務。2020年以來,全省參加森林康養知識培訓超過2000人次。
森林康養是森林、醫療、養生、旅游、休閑等高度融合的服務產業,福建省目前仍然缺少產品研發、運營管理的專業機構。
林場發展中心相關負責人介紹,下一步,福建省將鼓勵社會資本以合資、合作、租賃、承包等形式依法合規進入森林康養產業,引導其與國有林場、森林公園、合作社等經營主體建立利益聯結機制。積極協調醫療、養老、教育、體育等相關行業參與森林康養項目建設,指導森林康養基地引進體檢服務、森林療法、茶療法、運動療法等專業療法,形成規范有序的森林康養專業化發展態勢,培育一批具有較高知名度和市場競爭力的森林康養龍頭企業與知名品牌。未來,福建省將繼續推動森林康養與鄉村旅游、自然研學、職工療休養、養老產業等有效結合,打造生態環境優美、基礎設施良好、服務能力較強、保障措施完善的森林康養基地,提升森林康養體驗感,讓更多群眾享受到林業生態建設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