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登錄 | 注冊
您的位置:首頁 > 報刊網信 > 林草產業 >

山東各地抓好冬季蔬菜生產 保障“菜籃子”供應

發布時間:2024-01-15 14:41:51  來源:中國新聞網

  “這幾天,大家忙著摘今年的頭茬西葫蘆,現摘現裝現運走,當天晚上就能端上北京市民的餐桌。”時令已近大寒,在數九寒天的凌晨,聊城市茌平區保華菌菜種植農民專業合作社的負責人王登華正跟10余名工人一起,將剛采摘下來的西葫蘆打包裝箱。大棚外,一箱箱翠綠的西葫蘆被轉運至大貨車上,搶“鮮”北京新發地農產品批發市場。


  王登華介紹說,合作社建設了高標準蔬菜種植基地,建成冬暖式蔬菜大棚130余座,占地1250畝。冬季主要以供應西葫蘆、黃瓜、西紅柿等蔬菜為主,往年每個大棚平均收入達5萬元(人民幣,下同)以上。


  “我們對基地的農戶進行技術指導,同時加強農產品質量安全巡查,確保民眾能吃上安全放心的蔬菜。”茌平區農業農村局工作人員劉云說,近年來,該區立足特色優勢產業開發,因勢利導發展以塑料大棚、日光溫室為主的設施果蔬,以“基地+農戶”的模式進行經營,在保障市場供應的同時,帶動民眾增收致富。馮屯棚菜、樂平香瓜、“棚二代”蔬菜、菜屯赤松茸等特色蔬果品牌初具規模。


  蔬菜總產量連續6年領跑全國,山東以“種菜最厲害”的“人設”捍衛著“中國菜籃子”的地位。在進入秋冬季節之后,該省更是借力總面積36億平方米的超300萬個設施大棚,持續不斷地供應全國蔬菜市場,豐富千家萬戶的一日三餐。


  臨沂市蘭陵縣是山東重要的蔬菜生產基地,也是長三角地區蔬菜的重要供應地,蔬菜年產500萬噸以上,其中有60%端上了長三角地區市民的餐桌。目前,蘭陵每天外運到長三角批發市場的蔬菜車輛達400輛,蔬菜總量8000噸。針對寒潮降溫天氣,該縣每天增加蔬菜外運車輛50輛,蔬菜外銷量比平時增加10%以上。


  “一方面,我們動員縣內大型商超、農貿市場等主要流通渠道增加蔬菜采購和供應量。另一方面,發揮400多座產地冷藏保鮮設施作用,充實土豆、白菜、蘿卜等蔬菜儲備。”蘭陵縣商務局市場運營科負責人陳玉美稱,該縣積極對接長三角地區批發市場,增加蔬菜車輛運輸頻次,落實農產品運輸“綠色通道”政策,做好蘭陵蔬菜“外運內銷”,保障上海地區“菜籃子”供應。


  在蘭陵縣價格認證和監測中心,工作人員每天都會對蔬菜價格信息分析、研判,及時了解當地蔬菜銷售情況。“油菜、卷心菜、茄子、辣椒等蔬菜價格上漲比較明顯,蔥姜蒜等調味蔬菜相對穩定。”蘭陵縣發展和改革局價格管理科科長張超說,春節前夕是農產品消費高峰期,他們將密切關注當地蔬菜市場供應和價格走勢。


  在臨沂市沂南縣蘇村鎮北于蔬菜交易市場,工人們正忙著把黃瓜、萵苣、芹菜等蔬菜裝箱打包。“這一車黃瓜發往濟南,目前黃瓜每斤價格在2.6元-2.8元,每天上市量3萬斤,還沒有大量上市,主要還是供應周邊城市。”新騰(山東)供應鏈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郝倫介紹說。


  作為上述蔬菜市場的主要蔬菜品種,沂南黃瓜一般從農歷十二月大量上市,持續到次年六到七月份,大量上市后日供應量在50萬斤以上。“今年的寒潮天氣降溫幅度大,持續低溫天氣給農作物生長造成了很大影響。”沂南縣農業技術推廣中心農業技術推廣研究員呂慎寶介紹說,該縣農技人員深入一線開展技術指導和培訓,及時為菜農指導應對措施,確保冬季蔬菜種得好、產得出,保證蔬菜供應。


  今年以來,沂南縣新建和改造提升老舊低效蔬菜設施0.8萬畝,全縣70%的老舊低效蔬菜設施已完成改造提升,面積達13.6萬畝。設施改造提升后蔬菜畝產增加近40%,每畝增收2萬余元,冬季蔬菜供應能力得到大幅提升。


  隨著冬季來臨,智利車厘子、秘魯藍莓、泰國榴蓮等進口水果陸續進入市場。“我們啟動重點商超果蔬供應日報監測制度,密切關注市場運行態勢,指導重點商超與供應商加強產銷銜接,拓寬貨源渠道,根據市場消費熱點,增加庫存數量和商品種類。”五蓮縣商務局副局長許明利介紹說,目前,該縣市場果蔬儲備充足,可以滿足民眾日常需求。同時,當地也做好一系列應急預案,增加儲備、穩定價格,以應對冬季突發情況和極端天氣。


15-2.jpg

作者:孫婷婷責任編輯:許婧
我要評論
登錄 | 注冊 需要登陸才可發布評論
直播共享平臺 家居百強 天格-中國高端實木地板 圖森 生活家地板 美格機械
  • 關于我們
  • 招聘英才
  • 服務項目
  • 聯系我們
  • 法律聲明
  • 網站地圖
  • 品牌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