滿目青山翠,輕風拂綠芽。雖已進入12月,但在浙江省建德市大同鎮的西鄉茶園,連片的茶山仍然沁人心脾。
“這一片是老茶園,通過統一規劃、統一流轉、統一招租、統一建設等措施進行‘茶園煥新’標準地改造。另一片是今年由新鄉賢承包新建的茶葉標準地,開春都種上了茶苗。”茶園負責人介紹,西鄉茶園原有茶葉種植面積8200畝,加上今年新建的2000余畝,相連成片的萬畝茶園已成形。
2023年,大同鎮正式實施萬畝茶產業共富園項目,通過政府統一開發建設,大戶“拎包入住”,村集體股份入股,村民流轉獲租、務工掙薪的標準化模式進行。然而“關鍵一環”入駐企業從何而來?
大同鎮發揮統一戰線資源優勢,聯絡新鄉賢企業,吸引新鄉賢回鄉,通過整合新鄉賢人才、技術、智力資源,改變了小規模家庭農場和散戶為主導的茶產業現狀,助力當地茶產業走向品牌化、規模化、標準化。
“有了新鄉賢帶頭建設投資,不僅更新了茶樹品種,茶葉標準地還引進應用茶園信息采集監測系統、水肥一體化智能灌溉系統、茶園自動化遮陰系統、標準化茶葉數智生產線等數字化設施設備,形成了智慧茶園雛形。”大同鎮黨委委員藏曉冰介紹。
梅相貞是大同鎮招引回鄉的新鄉賢之一,其打造的峰鼎茶業共富工坊是統一戰線同心共富實踐基地,也是“村集體+新鄉賢企業+農戶”的共富成果之一。該共富工坊每年帶動靈活就業2000余人,并開設專門的炒茶培訓班,幫助當地村民掌握傳統炒茶技藝,授人以魚更授人以漁。
目前已承包1000多畝茶葉標準地的梅相貞希望把峰鼎茶業打造成建德西部最大的茶葉收購市場,他與大同鎮及周邊鄉鎮的100余戶小、散茶農簽訂“茶葉收購保價協議”,打通散戶種植加工、銷售堵點,保證茶農基本收益。
在此基礎上,梅相貞牽線搭橋與科研院所合作,建立峰鼎博士創新站,成功培育出“中白(新安)”系列、“白葉一號”等多個優良茶苗品種,為萬畝茶園產品打開市場提供“芯”動能。
從茶產業到茶文化,大同鎮通過吸引年輕新鄉賢回鄉,不斷延伸共富產業鏈,將萬畝茶園打造為全域農文旅共富園。
“變‘綠葉’為‘金葉’,變資源為經濟,傳承發展家鄉茶產業是我回鄉創業最大的初心。”“90后”新鄉賢葉佳雯探索多元消費市場,將傳統茶業市場拓展至袋泡茶、奶茶原葉等年輕消費者喜愛的茶葉衍生品市場,增加茶葉銷售額。
目前,由葉佳雯主導的茶文化課堂影響力逐漸擴大,茶農耕體驗、茶文化講解、生物科普等研學活動每年吸引上萬名中小學生,促進集體增收30余萬元。
為讓農、文、旅產業相輔相成,青年新鄉賢余亮還在萬畝茶園新建苞茶加工展示中心,推出茶園星空露營基地、水上樂園、茶野會客廳、湖畔茶局·萌萌尼等創意打卡點,為游客提供沉浸式茶空間生態之旅。今年以來,茶園景點累計帶動大同鎮旅游消費超100萬元。
根據測算,到2025年萬畝茶園全面開采后茶葉總產值將翻番,有望突破7500萬元,其中核心區茶葉種植畝均增收4000元左右。并持續帶動周邊農戶就業,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提升2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