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及新疆伽師縣,不少人會想到素有“天下第一瓜”美譽的伽師瓜,或是名列“全國名特優新農產品”名錄的伽師新梅,抑或是“甜”滿農民“錢袋子”的伽師甜菜……這些“甜蜜產業”,讓從前寂寂無聞的邊疆縣城而今聲名大噪,一躍成為名副其實的新疆瓜果之鄉。
但也許鮮少人知曉,這些“甜蜜產業”竟生長于“苦澀荒涼”的鹽堿地之中。
“甜蜜產業”下的“咸澀問題”
伽師坐落于天山南麓、塔克拉瑪干沙漠西沿。這里水土光熱等自然資源得天獨厚,礦產資源豐富,是國家優質糧棉和稀有果品生產基地,被譽為為“中國伽師瓜之鄉”“中國酸梅之鄉”。但是,高達200多萬畝的鹽堿化耕地,卻給這片沃土帶來了很多“麻煩”。
由于地處喀什噶爾沖積平原下游,上游地區的排水,每年向伽師等地下游灌區排入200多萬噸鹽,致使下游灌區90%的耕地面臨次生鹽堿化。此外,平原蓄水區由于蒸發,損失很大,滲漏也會擴大庫區周圍地下水位差,繼而形成了土壤鹽堿化。
資料顯示,伽師縣鹽堿化耕地200多萬畝,耕層含鹽量平均值為每公斤8.32克,最高值可達每公斤32.7克,全縣13個鄉鎮均不同程度存在鹽堿化。外加多沙漠戈壁,干燥少雨,蒸發量大,使伽師縣的土壤表面堆積的鹽分難以淋溶。
伽師縣的“咸澀問題”是新疆鹽堿地問題的一個縮影。據之前的全國土壤調查資料,作為全國鹽堿地分布面積最廣的地區,新疆各類鹽堿化土壤總面積占中國鹽堿化土壤總面積的36.8%。灌區土壤鹽堿化也十分突出,在中國科學院新疆生態地理研究所對新疆灌區土壤鹽堿化的遙感調查結果中顯示,新疆灌溉區鹽堿化面積占灌區耕地總面積的32.07%。
為加快伽師鹽堿地治理步伐,推動伽師“甜蜜產業”健康發展。16日,國家鹽堿地綜合利用技術創新中心(喀什試驗站)在該縣粵伽新梅現代產業園揭牌。新疆農業科學院土壤肥料與農業節水研究所所長、國家鹽堿地綜合利用技術創新中心(喀什試驗站)站長徐萬里說:“我們長期在伽師縣等重點的鹽堿化區域,設置監測點,建立穩定的試驗研究基地,針對當地鹽堿化特點,研究提出綜合治理的技術,挖掘鹽堿化產能,提高鹽堿地利用率?!?br/>
關閉了一扇門,卻打開了一扇窗
雖然鹽堿地中硫酸鹽和氯化物等元素會阻礙了非耐鹽性農作物的成長,但土壤中的其他元素恰恰成就了伽師瓜等農作物的生長。鉀、鈣、鎂、硫等元素正是它們生長所需條件,疊加長達2923小時的充足日照,巨大的晝夜溫差,促進了伽師瓜、甜菜、新梅等的生長和糖分積累。
伽師縣農業技術推廣中心黨支部書記梁思學告訴記者,目前,伽師縣種植伽師瓜25萬畝,產量60萬噸、產值18億元,帶動農民人均年增收4500元。
梁思學介紹,就甜菜而言,伽師縣利用特殊的土壤特性及光照資源,引進奧都糖業有限公司注資16億元,建成國內單體規模最大的甜菜制糖企業,日加工甜菜6000噸。采取“龍頭企業+基地+農戶”模式,實現機械化、規?;N植甜菜22萬畝,以商招商引進冰糖、飼料、有機肥、酵母廠等8家上下游企業,建成奧都甜菜產業園,全產業鏈產值25億元,帶動就業1萬余人,真正把甜菜“吃干榨凈”。
談及“甜蜜產業”之一新梅,他表示,伽師縣是中國最早培育新梅的地區之一。新梅因富含花青素、維生素,抗氧化、促消化,被評為“氣候特優農產品”。結合伽師鹽堿地特性,全縣種植了45萬畝,占全國種植面積的40%;產量21萬噸,占全國產量的60%;產值42億元,是中國最大的新梅產銷基地,帶動當地種植戶人均增收過萬元。
產業基礎扎實、營商環境優良、當地政府大力支持,吸引了大批農副產品精深加工企業前來伽師縣投資興業。
伽師縣新南疆果業商貿有限公司2020年6月成立,主要經營農產品的生產、銷售、加工、運輸和貯藏等業務。總經理陳帥印說:“伽師新梅在眾多新梅產地里,口感是最好的。不僅含糖量高,干物質含量也很豐富。此外,品質非常穩定?!?/p>
伽師新梅因其獨特的口感和優良的品質而備受消費者青睞。眾多因素對品質的合力保障,讓新南疆果業商貿有限公司連續多年,向國內外出口新梅?!敖衲晡覀児臼召?100噸,給當地農民支付了6700萬元,階段性就業用工超500余人?!?/p>
解鎖“甜蜜產業”豐收密碼
近年來,得益于新疆農科院幫助,伽師縣先后成立了現代農業產業技術研究院、伽師新梅特色產業技術研究院等4所科研院所。6個科研團隊常駐伽師,開展品種選育、標準化種植、藥食同源、病蟲害防治、鹽堿地治理改良等方面科研創新。
“利用暗管排鹽技術,在膜下滴灌條件具備下,提高農業生產力、控制土壤鹽堿化是農業產能提升的關鍵?!睂τ诎倒芘披}技術,徐萬里解釋道,這是治理鹽堿地的工程措施中,普遍運用的一種方法。是將帶有一定小孔的管子,埋設于地下1.5至2.5米之間,具體埋深視情況而定。針對伽師縣地下水位比較高的重度鹽堿地,埋排鹽管可以有效排出土壤水分和鹽分,降低地下水位,對于避免次生鹽堿化的產生起到很大幫助。
徐萬里告訴記者,“目前,我們正對伽師縣的400畝鹽堿化耕地進行暗管排鹽試驗,收效良好。未來,將針對地下水位較高的重度鹽堿地進行推廣。”對此,徐萬里充滿信心。
豐富多樣的鹽堿地治理措施,伽師縣鹽堿地問題正在逐步緩解,伽師瓜、甜菜、新梅、杏子等農產品產量,正隨之逐年增收,遠銷海內外。
上一篇:廣東省首批35個森林城鎮名單公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