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湖南省林業局通過推動林銀合作、發展森林保險、探索林權價值實現形式等途徑,不斷推動林業金融發展和創新,探索破解林業投入難題,為湖南林業高質量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撐。
內外資聯動形成合力
湖南省林業局積極利用開發性貸款建設國家儲備林項目,主動與國開行、農發行省分行接洽,組織人員到外省調研。省林業局主要負責人帶隊深入基層開展項目建設調研,在總結外省經驗的基礎上摸索符合湖南省情的國儲林融資模式,推動湖南省政府與中林集團簽署戰略合作協議,籌建了中林(湖南)林業投資開發集團有限公司。省林業局與中林集團、國開行湖南分行簽訂三方戰略合作協議,計劃利用政策性貸款投資1000億元,建設1000萬畝儲備林和1000萬畝油茶林。目前,祁陽市40萬畝高標準油茶基地項目、通道縣3.7萬畝國家儲備林建設高標準示范項目已啟動。
在總投資15億元人民幣、貸款1億歐元的歐洲投資銀行湖南森林提質增效示范項目穩妥推進的基礎上,貸款金額2億歐元的德國復興信貸銀行促進貸款湖南森林經營和碳匯開發項目現已完成立項,正在編制可行性研究報告。另外,國際農業發展基金湖南綠色發展項目也已立項,總投資2.35億美元,其中貸款8000萬美元。該項目是國際農業發展基金在中國落地的首個林業項目。
湖南省深入推進林銀合作,推出符合林業特色的金融產品。省林業局與中國農業銀行湖南省分行、省農信擔保公司根據油茶經營主體的需求情況,推出了“惠農擔-油茶貸”產品,并對貸款主體提供貼息貼保等財政支持。截至2023年10月底,累計為全省1643戶油茶經營主體投放擔保貸款17.59億元,在保戶數586戶、在保余額5.63億元,構建了“政府貼息、農擔增信、銀行貸款”的合作機制,突破性地形成了政、銀、擔、企(戶)四方合作模式。
豐富森林保險品類
2022年底,湖南省林業局下達省級財政補助資金240萬元,分別補助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全州、炎陵縣、永定區、武陵源區、慈利縣、雙峰縣、新化縣、資興市、寧遠縣、隆回縣、新寧縣、漣源市開展野生動物致害保險試點,支持試點縣購買野豬、鳥類等野生動物致害商業性保險,由試點市州、縣市區林業主管部門統一辦理野生動物致害補償保險投保手續、支付投保費用,協調野生動物致害補償勘損、數據匯總和糾紛調處等相關工作。
與此同時,湖南省林業局積極探索嘗試油茶保險。在衡陽試點油茶天氣指數保險的基礎上,省林業局擬利用產業專項資金在2024年選取5—8個油茶大縣進行油茶保險試點,統一理賠標準,由縣(市、區)同步開展保險工作。鼓勵油茶種植重點縣開展油茶自然災害保險、油茶收入保險等特色保險試點,對試點效果較好的縣(市、區)優先納入省級創新試點范圍。針對油茶等千億產業重點品種,按保費規模的10%給予承保公司補貼,大大減輕了農戶自身保費負擔比例。
為給古樹名木戴上“護身符”,全省為一級古樹和名木統一購買保險,對一級古樹和名木由于意外造成人身傷亡或合法財產損失的,實行第三者責任保險;自然災害造成古樹名木損傷的,實行搶救復壯保險。
創新實現林權價值
近幾年,湖南一些地區因地制宜探索推進林地經營權流轉證抵押貸款、公益林補償收益權質押貸款,不斷為林業金融發展積累經驗、破局探路。
懷化市會同縣自2021年重啟林權抵押貸款工作以來,新發放林權抵押貸款316筆,貸款金額3.3億元,是過去9年貸款總額的100多倍,并撬動社會資本投資近20億元。會同的經驗做法獲得省領導的肯定性批示。
靖州縣積極探索生態產品經營權登記,辦理登記業務167筆;整合優化流轉平臺,解決生態產品交易難問題;創新發展綠色金融,抵押貸款0.5億元;推動一二三產業深度融合,茯苓、楊梅、南竹特色產業鏈綜合產值達60.5億元。
沅陵縣在全省率先開展公益林補償金質押貸款業務,發放質押貸款3筆,金額350萬元,有效緩解了林業經營主體的資金難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