豐收季,慶豐收。在福建省南平市政和縣嶺腰鄉錦屏村,連日來,當地村民利用晴好天氣晾曬農作物,呈現出一派豐收的景象。
記者走進中國傳統村落——錦屏村,看到黃的玉米、橙的柿子、紅的辣椒、大個頭的南瓜,一眼望去都是隨處可見滿滿的收獲。
國家3A級旅游景區錦屏村坐落在政和縣東部,與浙江省慶元縣毗鄰,距離政和縣城約40公里,下轄7個自然村,全村近2000人。近年來,錦屏村榮獲“中國歷史文化名村”“全國生態文化村”“中國傳統村落”“國家3A級景區”、福建省“金牌旅游村”等榮譽稱號。這里因澗水澄澈碧綠,有“小九寨溝”之美譽,因此被譽稱為“翡翠錦屏”,是政和工夫紅茶的發源地。
當地村民葉功園介紹,這里崇山環抱、峻嶺連綿,地僻芳菲、水色碧藍,海拔700多米,自古產茶。錦屏古稱吳家山,后因銀礦開采稱遂應場,新中國成立后更名為錦屏。錦屏村的遂應場茶史可追溯到宋朝,自明朝開始盛產茶葉。
據了解,景區內有政和最高峰香爐尖、高山草甸、野生云景杜鵑林、南屏山原始林、華東最高杉木王、千手觀音柳、古銀杏、樂溪峽谷、虎頭際瀑布等別具一格的自然景觀;古民居、老茶樓、古廊橋、茶馬古道、古隘口、古茶樹、古銀洞等豐富多彩的人文景觀。
為進一步提高“翡翠錦屏”景區接待能力,嶺腰鄉黨委、鄉政府以原錦屏小學等閑置房屋為載體,實施改造錦屏民宿綜合體項目,項目總投資350余萬元,包括翡翠山居、錦戀小筑、錦小仙主題山莊、錦云客棧、萬新豐客棧5家民宿。通過打造民宿綜合體,顯著提升“翡翠錦屏”景區旅游接待能力,既帶動更多的人到錦屏旅游,也帶動村民發展農家樂、奶茶店、小酒吧等旅游業態,滿足游客消費需求,形成一個良好的旅游發展環境,實現村集體經濟、村民收入雙增收,助力鄉村振興。
政和縣嶺腰鄉積極發揮“三支隊伍”作用,引入臺籍科技特派員范姜峰提供茶葉文創產品設計,流通助理通過電商渠道進行銷售,成立嶺腰貢眉茶協會,打造“錦小仙”文創IP品牌,并豐富主題場景、主題服務、主題產品,以文化IP創新賦能茶文旅產業,盤活本村閑置資源,實現村民致富、村財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