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登錄 | 注冊
您的位置:首頁 > 教輔培訓 > 經驗交流 >

“森防”一線實錄 解碼綠水青山背后的硬核守護

發布時間:2025-06-12 09:41:07  來源:黑龍江日報

晨曦微露,一支身著橙色防火服的隊伍已穿行在莽莽林海間,無人機螺旋槳的嗡鳴喚醒沉睡的山林——這是黑龍江高火險期每一天的開篇景象。

雖然大地已經全面鋪上綠裝,但黑龍江省上下“森防”的緊張卻一點都沒有削弱。通過構建 “人防 + 物防 + 技防” 三位一體的科學防控體系,為全省森林草原筑起了一道堅不可摧的綠色長城。

2.jpg

鍛造森防鐵軍 筑牢堅實屏障

“您好,進山請靠邊停車做一下登記,并上交火源火種。”“您好,現在是防火期,該區域實行封山政策,請您原路返回?!痹陔u西綠海林業有限公司恒山林場、麻山林場等入山口,森防隊員們早已提前布防,對過往車輛和人員進行嚴格的檢查與登記,查沒入山火源火種。

雞西綠海林業有限公司森防負責人孫亮磊介紹,自進入高火險期以來,各林場按照“森林資源安全網格化管理布局圖”中的重點區域,新增臨時卡點100余個,對各入山道口全面布控、嚴格檢查,特別是對轄區內人員往來密集的林區進行加密巡邏,嚴防森林火災的發生。同時,17座防火塔瞭望員提早上崗,視頻監控員24小時堅守崗位,配合地面巡護、無人機巡護,形成“天、地、空、塔”全天候立體式巡護網,嚴守森林草原防火“最后一厘米”。

記者從省林草局了解到,當前全省各地遵循統籌規劃、因地制宜、分類指導原則,科學統籌森林消防專業隊伍建設。強化各類撲火隊伍應急準備,結合實際情況修訂和完善處置預案,確保預案的科學性與可操作性。嚴格落實指揮、力量、裝備“三靠前”要求,依據重點區域、關鍵部位的防火需求,合理調配優勢兵力、大型機具以及物資裝備,實現精準布防。在各個地段開展常態化巡護,構建“一線精、二線強、三線足”的防火力量布局。目前,全省3000余處檢查卡點認真值守,1.6萬余人專業撲火隊伍布防一線、攜裝巡護,不斷筑牢祖國北方生態安全屏障,全力守好我省連續14年未發生重特大森林草原火災的成績。

科技賦能防火  構建智慧大腦

近年來,我省積極發揮科技在森林草原防火中的關鍵作用,著力推動遙感衛星、航空護林、無人機、瞭望塔等多種火災預防監測手段深度融合,打造“森林草原防火預警指揮平臺”進一步提升對全省范圍內可疑熱點的高頻監測能力,做到早發現、早預警。

在尚志國有林場管理局森防指揮室,尚志管局防火負責人王文革向記者展示著這套系統的神奇之處。

“在這套系統上,可以利用鐵塔視頻監控對火點信息進行自動掃描及遠距離測溫,并對著火點定位抓拍、聯動報警,固定違規用火證據,大大提高火情發現速度和處置效率。”王文革介紹,這套系統的衛星監測功能可以利用靜止衛星與極軌衛星,提升對全省范圍內可疑熱點的高頻監測能力,確保能夠及時發現潛在火情,提升空中火情監測的廣度與精度。

如今,智慧森防系統已成為全省各林區的防火標配,在大興安嶺林區呼中林業局,工作人員則利用著一套獨有的智能系統進行“追雷”。

據了解,大興安嶺地區氣候獨特,受氣候變化影響,雷電活動活躍、雷擊火頻發。

如何追雷防火?面對森林雷擊火風險監測預警難、時效要求高的難題,中國林科院研發了森林雷擊火感知成套設備、森林雷擊風險綜合監測技術和雷擊火感知系統,建立了全國重點林區雷電和火險監測網,解決雷擊火風險監測預警中可燃物溫濕度、氣象要素、大氣電場、閃電等風險因子同步監測、融合建模、系統搭建等一系列問題,實現雷擊火多類型風險預警預報。通過運用這些技術,大興安嶺地區撲救雷擊火的平均滅火時間由3小時16分鐘減少到1小時36分鐘,滅火作戰時間明顯縮短。與傳統雷電探測相比,探測效率也提升3倍左右,實現了“人防”到“技防”的轉變,有力地確保了大興安嶺林區防火形勢持續穩定。

“林長制” 護航  完善責任防線

踏入伊春林區,連綿的綠色林海如翡翠般壯美,令人沉醉。這份生態之美背后,凝聚著伊春2138名林長與6900名網格員的共同守護。

據了解,伊春市通過完善制度體系,構建起林長會議、部門協作、林長巡林等7項工作制度,并出臺系列督查考核辦法。針對森工企業與地方責任共擔、區域交叉的特殊情況,創新“政企林長”雙軌推進和“交叉林長”共管機制,實現信息共享、責任共擔的工作格局。同時,推出“林長+志愿者”“林長+社會林長”協作機制,擴大群眾參與渠道,構建了社會參與監督的長效機制。

省林草局森林草原防火處副處長姜富洋介紹,自2021年我省林長制全面建立以來,全省各地以林長制為統領,全面發揮好“五級”林長抓防火作用,形成了省總林長負總責、市縣級林長抓督促、區域林長抓片區、鄉村林長抓落地、管護員抓源頭的工作格局。各地按照“區劃有邊界、防火無界線”的要求,強化省內相鄰市、縣、鄉、村、林草等各級聯防聯控重點單位務實合作,構建了“分片包保、橫向聯動、全域覆蓋、無縫銜接”的防火網格化管理體系。

當前,全省1.07萬名林長、8萬名管護員各盡其責,層層織密火災防控網絡,全力打贏森林草原防火硬仗,守好廣袤綠水青山。

作者:唐海兵責任編輯:張凱璐
我要評論
登錄 | 注冊 需要登陸才可發布評論
直播共享平臺 家居百強 天格-中國高端實木地板 圖森 生活家地板 美格機械
  • 關于我們
  • 招聘英才
  • 服務項目
  • 聯系我們
  • 法律聲明
  • 網站地圖
  • 品牌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