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登錄 | 注冊
您的位置:首頁 > 綠色家居 > 家居報告 >

互聯網家居服務平臺崛起

發布時間:2024-04-13 22:28:49  來源:未來網

  政策利好、經濟回暖、消費升級趨勢下,中國家居產業變革正在挺進深水區,行業發展勢頭強勁,競爭暗流涌動。家居服務行業也因此迎來新的發展機遇,市場活力進一步迸發。


  縱觀家居行業數十年發展,行業發生顛覆性變化,企業競爭加劇,從“卷價格”到“拼服務”,全面跨入服務時代。家居服務行業逐漸獨立,眾包模式成為主流,互聯網平臺崛起,市場格局產生顛覆性變化,行業結構重組,健康可持續的良性生態正在形成。


  究其原因,本質在于用戶觀念變遷,消費需求發生變化。本文將立足消費者視角,重新梳理市場現狀,分析行業未來發展趨勢。


  一、市場需求結構重塑 家庭消費初露鋒芒


  從前,得益于地產行業上行紅利,家居行業極速增長,長期處于依附于上游房地產市場存在的狀態,重視銷售,忽視售后,整個行業混亂無序,消費者體驗極差。


  伴隨著人口紅利消失,家居市場與地產行業逐漸脫鉤,家居企業必須尋求新的增長點,以維持長久生存。家居產品具備剛需性質,因此,以局部改造、舊房翻新及舊家居煥新升級為主的存量需求進入行業視野,成為企業必爭之地。


  因渠道拓張、模式升級等發展策略調整,企業愈來愈注重服務交付,維護品牌口碑。在家居企業全渠道建設下,用戶跨度增大,服務供應鏈需求凸顯。


  同時,物流、電商、互聯網技術的飛速發展,也為全國性家居服務平臺的誕生和崛起奠定基調。可以說,作為家居產業鏈的一環,家居服務行業最初依附于上游零售市場而存在,且需求集中在企業。然而,近幾年,伴隨國民收入水平提升、居民生活水平改善、消費觀念變遷,市場需求結構發生顯著變化。


  《2023家居服務行業洞察報告》數據顯示,全國超6成家庭一個季度內需要1-3次售后服務。此外,使用過家居服務的消費者中,超一線用戶占比31.9%,位居首位。一線用戶僅占比26.9%,低于二線城市水平。


  這意味著,居民消費習慣與當地經濟水平相關性減弱,以“解放雙手”、“讓專業的人做專業的事”主導的消費觀深入人心,引領當今品質生活新方式。


  二、居民消費觀念變遷 家居消費結構升級


  造成市場主流消費觀改變的主要原因,是消費主力人群發生變化。


  從近20年的人口變化趨勢圖來看,生產型人口占比下降,經濟增速出現階段性放緩。經濟環境出現周期性波動,消費主力群體負擔加重,消費欲望下降,因此消費觀念變得更加謹慎、理性。


  這一觀念在大促期間表現尤為明顯。近幾年,如火如荼的618、雙11、雙12等購物狂歡節熱度銳減,7成消費者選擇按需購買,消費沖動與熱情不再,大眾回歸冷靜。


  不過,消費觀念趨于理性,并不意味著消費降級。相反,在家居消費領域,用戶更加注重居家空間的舒適性和體驗感,極其注重產品品質和服務體驗。


  消費升級一般指消費結構的升級,從物質資料轉移到享受資料,居民家庭消費中服務性消費比重上升,明顯呈升級趨勢。


  家居商品作為生活耐用品,具備低頻屬性,產品使用壽命長,煥新需求相對較低。又基于其剛需屬性,使用頻次較高,易出現破損和故障。


  因此,維修需求成為家庭服務性需求的主要項目。行業報告中關于消費者使用場景的調查研究指出,消費者主要通過專業師傅解決技術含量高、技能要求高的技能型服務需求,如維修、安裝、疏通、打孔等。


  與此同時,以清洗保潔為代表的保養型服務需求逐年上升,也體現了當下消費主力的決策價值觀,與其消耗大量時間和精力去解決認知之外的困難,不如花錢享受專業服務解放自己。


  服務性消費的底層邏輯是精神享受。目前,我國家居服務市場的需求結構仍以解決問題為主,后續隨著居民生活水平持續提高,更多享受型服務場景將出現。


  三、價格敏感下降 體驗維度增加


  伴隨著家居服務平臺的極速擴張,家居服務行業逐步邁入規范化、標準化、品質化方向。行業報告數據顯示,效率高、專業度強、安全性高和服務質量高是消費者選擇互聯網家居服務平臺下單的主要因素。


  山東大學社會學教授王忠武指出,“上門經濟”是在市場經濟大環境下,根據市場需求衍生出來的服務形態,實現了供給方與需求方的無縫銜接,并且服務下沉也能讓消費者需求得到更加快捷地滿足。


  現如今,消費意識覺醒,人們對服務的感知維度增加,可以粗略劃分為物理層面和情感層面。


  物理層面,即基礎需求,也是用戶消費行為的主要出發點。如上門遛狗服務,單純就是在約定時間內完成遛狗這一項任務的履約。


  而情感層面則更為復雜。比如,海底撈以服務著稱,其核心點就在于服務人員的態度,非常熱情,無微不至,給用戶帶來積極情緒價值。


  服務作為無形商品,交易一旦形成,雙方往往會產生更深層次的情感鏈接。因此,部分用戶會格外注重服務帶來的心理感受,也是構成服務體驗的重要一環。


  放在家居服務業,物理層面就是用戶的服務訴求本身,解決用戶困擾的問題。有沒有及時預約、有沒有按時上門、有沒有順利解決、服務效果如何,都是物理層面的評價因素。而情感層面則是服務提供者的職業形象、服務態度以及溝通話術等,能直接造成消費者感官體驗的因素。


  可見,影響用戶消費決策的因素多種多樣,在服務行業,核心訴求還是解決問題,師傅專業度是最受關注的因素。超7成受訪者提出,“比起低價不專業,更寧愿多花點錢,找到真正能解決問題的師傅。”


  以家居服務業頭部品牌——萬師傅為例,社恐友好,實用便利,師傅專業,價格良心,是新浪微博中網友關于“萬師傅”品牌的有效討論中,提及頻率最高的幾個詞匯。


  結語


  消費者“花錢買便利”的背后,是生活水平不斷提升,社會分工不斷走向精細化、專業化。“懶人經濟”不僅提高了效率與便利,同時也促進了社會分工細化和消費轉型。

  平臺經濟突破了時間和空間的限制,能讓互相有需求的人點對點地對接,這其中蘊藏著無限的發展機遇。家居服務行業大有可為,深藏著產業潛力點。

IMG_7918.png



責任編輯:許婧
我要評論
登錄 | 注冊 需要登陸才可發布評論
直播共享平臺 家居百強 天格-中國高端實木地板 圖森 生活家地板 美格機械
  • 關于我們
  • 招聘英才
  • 服務項目
  • 聯系我們
  • 法律聲明
  • 網站地圖
  • 品牌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