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中國度過了漫長的封建社會。皇帝作為天下主宰,擁有著至高無上的權力,同樣在衣食住行也使用著最好的東西。明清以來,紅木家具蓬勃發展,也走進了宮廷的大門,得到了皇族貴族的垂青。的確,當時的天下也唯有紅木家具才配得上九五之尊的身份地位。而今天,我們不妨博古以致今,聊聊從前宮廷中的紅木家具。
家具風骨
明代建立之始,就規定了森嚴的等級制度。朱紅漆飾為皇家特權,作為漆飾的最高等級被皇家所壟斷著。朱紅的家具在圖中隨處可見。實際上,明代家具深受宋代審美的影響,在家具形制、制作法度等都遺有宋代家具的影子。明代家具發展到中期,人們用上了更多類型的材料打造家具。圖中描繪的家具,不加漆飾,和漆飾家具的裝飾風格大異其趣。
在明代隆慶、萬歷之后,硬木家具在社會上逐漸盛行。硬木質地堅硬、紋理細致、色澤溫潤、花紋流動變化,主要以黃花梨、紫檀、雞翅木、酸枝木等硬木為代表。
它們適宜制作精密的榫卯和細致雕刻,且做出來的家具不需要上漆。在簡約而注重制作實用的基礎上,又有華美而典雅的美學個性。
皇家風范
繼黃花梨、紫檀木家具之后,“紅木家具”的發展成了中國傳統家具的另一重要歷史階段。在清朝,紅木家具蓬勃發展,上至宮廷皇都、下至平民百姓,即便品味高低不同,卻也雅俗共賞。
清代家具
清代歷代皇帝絲毫不掩飾對珍貴硬木所制成的家具的喜愛之情。世人所熟知的康熙大帝就是其中之一??滴踉谖黄陂g,所制所用的紅木家具就素以雕飾繁華,料實形大著稱。
作為皇家,出手自然不凡。選料要最好的,且均用大料和整料。在家具的造型上,更是大氣恢弘,龐大威嚴,顯示出“九五之尊”的皇家風范。而另一個讓人印象深刻的要數清代宮廷家具繁復的雕刻了,這與明式家具的紋飾存在很大的區別。
工匠大師們利用皇宮里的青銅器、瓷器、玉器和書畫等物件,汲取并繼承其國粹精華,移植到紅木家具中來,創新了當時的紅木文化。
清代家具紋飾圖案的題材十分豐富,植物如“ 梅蘭竹菊”、動物如“ 龍鳳麒麟”、風景如“高山流水”、人物如“十八學士”等無所不有。吉祥圖案在這一時期非常流行,但更吉祥的圖案是宮廷專有的。在封建社會,哪怕在紅木家具的吉祥圖案中,都強烈地體現著上下尊卑的等級觀念。
龍形象,這是古代帝王的專屬圖騰。龍圖案也如同朝廷上的服飾一樣,唯有皇家方可雕五爪龍,而王府則只能雕四爪或三爪。紅木家具上的“龍”圖案,是這種宮廷紅木文化的典范。
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
時代在前進,而文化也在不斷傳承革新。如今紅木家具乃至新中式家具的火熱,讓普羅大眾也有機會體驗一回做“皇帝”的感受。從前專屬于帝王的紅木家具,早已走進了尋常百姓家中。
下一篇:血檀:說好說壞都是瞎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