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登錄 | 注冊
您的位置:首頁 > 國家公園 > 國家公園 >

探訪廣東郁南大河國家濕地公園

發布時間:2024-04-12 21:53:47  來源:云浮日報

濕地之美,自有萬千的魅力。目前,云浮擁有濕地公園9個,總面積2139公頃。包括國家級2個(廣東郁南大河國家濕地公園、廣東羅定金銀湖國家濕地公園),省級1個(廣東九星湖濕地公園 ),縣級6個( 云浮云城大蓬水庫濕地公園、云浮云城云龍水庫濕地公園、云浮云安大洞水庫濕地公園、云浮云安東風水庫濕地公園、云浮羅定江濕地公園、 云浮郁南建成河濕地公園)。它們形態各異、植被茂密,生機無限、候鳥群集,良好的生態環境、優質的水系資源,無不給人舒適、靜謐、愉悅之感,展現生態之美、原始之美、生物多樣性之奇,把人與自然和諧共處體現得淋漓盡致。


山水之間的“世外桃源”


清明前后,記者走進廣東郁南大河國家濕地公園,清風徐徐、古樹參天、水鳥翩飛,滿眼皆是綠色。上午的水庫大壩處,晨霧尚未散盡,一層白沙似的薄霧隔開了遠處的青山、近處的游人,絲絲霧氣繡在樹上、花間,微風乍起,白霧隨風而動,在平靜的水面灑下層層漣漪,讓人頗有“世外桃源”之感,歲月靜好之嘆。


走進位于庫區深處的大河國家濕地公園管理處,展示館墻上張貼《濕地重要性》《濕地生物》《國家濕地公園功能分區》《國家濕地公園的定義》以及各類濕地動植物標本、昆蟲標本、魚類標本。據濕地公園管理辦公室主任陳浩浩介紹,大河濕地生物多樣性豐富,共記錄到維管植物749種,其中國家二級重點保護植物有水蕨、樟樹、格木、金毛狗4種;記錄到脊椎動物共229種,其中國家二級重點保護動物有蟒蛇、虎紋蛙、紅隼等16種,省重點保護野生動物有豹貓、白鷺等15種。公園展館展示了部分濕地植物、動物標本,包括國家級的二級保護動物、植物各有10多種。公園日常會進行一些濕地知識、動植物保護等方面科普。云浮市各相關單位、部門依托“世界濕地日”“世界野生動植物日”“愛鳥周”等時間節點,積極組織開展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濕地保護宣傳活動,推動濕地保護觀念深入人心,營造了全社會濕地保護的良好氛圍。


廣東郁南大河國家濕地公園,范圍以大河水庫為主體,包括源自廣西長達4.2公里的入庫溪流及大河水庫大壩至西江河長達15公里的河道及其洪泛濕地,總面積280.1公頃,其中濕地133.9公頃,濕地率為47.8%。2014年經原國家林業局批準開展國家濕地公園試點建設,2019年通過試點建設驗收,正式成為國家濕地公園,2021年被列入“廣東省重要濕地”名錄,被授予省、市科普教育基地稱號,2022年被評為“廣東省青少年科技教育基地”。


城市周邊的“天然氧吧”


周末黃昏,大河國家濕地公園迎來三五成群市民游客,他們或漫行步道,看水天一色之奇;或駐足展示館,賞濕地意象之美;或落座親子廣場石階板凳上,仰望云舒云卷;或流連亭臺之間,看兒童歡笑奔忙……


“這里環境宜人,空氣清新,物種豐富,不僅一步一景,還保持原生態,漫步其中十分愜意,我們周六日都會帶小朋友過來玩,當做家門口度假了。”市民梁小姐說。


陳浩浩告訴記者,大河濕地是環湖森林組成的森林與濕地復合的生態系統,生態環境良好,水質常年達到二級飲用水標準,為周邊群眾及縣城居民提供了安全的用水保障。大河濕地文化底蘊濃厚,擁有麒麟白馬舞、平臺禾谷舞等民俗文化、青山宮等歷史傳說、紅色革命史等歷史文化。


近年來,濕地公園始終堅持“全面保護、科學修復、合理利用、持續發展”的基本原則,探索出一套適合村莊群密集、生境破碎化區域及農耕濕地的生態系統保護恢復方法,建立了獨具特色的宣教體系和較為完備的生態監測體系,致力于打造多元文化濕地公園,接下來,公園將在濕地的生態修復、科研監測兩大方面發力,為云浮建設一片彌足珍貴的生態寶地。


資料:


濕地是地球上生物多樣性豐富和生產力較高的生態系統,在抵御洪水、調節徑流、控制污染、調節氣候、美化環境等方面起到重要作用,它既是陸地上的天然蓄水庫,又是眾多野生動植物的資源寶庫,特別是珍稀水禽的繁殖和越冬地。濕地與人類息息相關,被稱為“生命的搖籃”“地球之腎”和“鳥類的樂園”。


國家濕地公園,是指以保護濕地生態系統、合理利用濕地資源、開展濕地宣傳教育和科學研究為目的,經國家濕地主管部門批準設立,按照有關規定予以保護和管理的特定區域。


12-5.jpeg

責任編輯:許婧
我要評論
登錄 | 注冊 需要登陸才可發布評論
直播共享平臺 家居百強 天格-中國高端實木地板 圖森 生活家地板 美格機械
  • 關于我們
  • 招聘英才
  • 服務項目
  • 聯系我們
  • 法律聲明
  • 網站地圖
  • 品牌鏈接